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翻译中“信”的把握及其对新闻信息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求客观准确,翻译要求准确、忠实.但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和编者双重身份合一的作者,在诠释原文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目的和个人倾向,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2.
153.
陈晓芳 《考试周刊》2010,(31):43-43
《醋栗》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一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沉浸于个人幸福的庸人形象,他人生的全部理想就是为了买下一座庄园,然后在里面度过下半生。为了这个平庸的幸福,他抛弃了他的善良,变得冷酷无情。作家在作品中批判了这种狭隘的思想。呼吁人们要去奋斗,去寻求更为崇高的理想。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作家的这个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54.
作为美国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舍伍德·安德森在小说《小城畸人》中,向我们展示了由语言所创造出的一群"怪人",以及由其所堆积起来的一堵墙。为了找到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以及产生这一障碍的原因,安德森把目光集中到个人,并深入个人生活对其进行探索寻求,发掘小城畸人们在用言语表达爱意、非爱之情感与思想看法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迟钝和无能。为了追寻导致疏远与隔离的根源,安德森在小说中显示了其对语言本身的不信任。语言具有不稳定性,只能触及真理和现实的表层,唯有感觉与行动才能消解并解除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隔离。  相似文献   
155.
作为多产女性主义作家艾德里安娜·里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潜入沉船”一诗揭示了诗中的女性叙述者如何通过”潜入沉船”这一象征性的动作和否定男权社会下的传统神话而让自己的声音和历史一步步得到再现.通过与库切的《福》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重现女性历史”这一主题上的相似性.但是,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不同命运更凸显了里奇对女性出路的独特视角:与男性一起建构一个多元、雌雄同体、统一的身份;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女性的根在何处”及”其将来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6.
《驾驶席》是当代著名英国女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代表作之一,在创作技巧上具有明显的新小说特征:作者借助几近匿名的主人公形象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典型的非个性化叙述倾向;为拒斥故事情节的正常有序发展,她使用了两种别具一格的策略——现在时态叙事、第三人称叙述结合“闪前”。这些特征成其为“用英语创作的最成功的新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157.
隐喻经历了从修辞到认知的转换研究过程,隐喻具有普遍性,它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思维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引导学生对隐喻认知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本文将全面探讨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8.
陈晓芳 《考试周刊》2010,(29):37-38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的作品之一,它为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在《罪与罚》中作者广泛地描绘了俄国人民当时的悲惨境遇。本文选取卡捷琳娜这个形象进行分析,通过描述她的苦难生活,她对苦难的态度,以及将她和另外一个苦难的象征索菲娅进行对比,最后透析出作者的苦难观。  相似文献   
159.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人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走一条特殊之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私立部门仍然可以承担起普及化的重任,但其前提是,政府要在规划指导以及财政资助下,在私立部门内部“创造”低成本、开放、弹性化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通过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吸纳非传统学生和“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60.
石春煦 《考试周刊》2009,(32):89-90
根据-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而教师话语在外语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话语输出。本文从I—R—E课堂话语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来分析教师用语.以改进教师课堂话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输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