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特定内涵,提出贯彻实施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其组织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量与分析北京地区高校学生的图书馆焦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学校)、北京工业大学(211学校)、首都师范大学(一本学校)、北京联合大学(二本学校)、耿丹学院(民办三本学校)、北工大实验学院(二级独立学院)为抽样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修订与验证现有的图书馆焦虑量表,并运用修订后的图书馆焦虑量表对上述六所学校的图书馆焦虑现象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了恁多年的语文,越来越不晓得语文该咋个教了."网下网上都听到有人发此感叹,我也常在想这个问题. 要想通这个问题,当然最稳当的办法是寻找理论来烛照迷津,所谓求助于学理.尽管人的理性是十分有限的,但在立身行事上缺少了它却是万万要不得的.然而当我们去向理论求助的时候,它却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而且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还正处在"山重水复"之中呢.它于是摊了一大摊打磨好的和正在打磨的东西出来:工具论,人文论,言语论,语感论,训练论,感悟论,例子论,积淀论……不一而足,洋洋大观.置身理论市场,似乎觉得样样都有理,件件都精致,但它们往往相生相克,错综复杂,看多了,又不免有点头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传统古籍服务的不足,提出了古籍服务模式创新的若干措施,整合各类载体的古籍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建立古籍共享空间,使传统的古籍阅览室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服务环境,满足读者需要,促进古籍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00-2009年《世界汉语教学》论文作者为基础,从载文量、地域分布、机构分布、论文合作情况等多方面对作者群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从核心作者群的发文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从作者研究的角度窥探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区域性发展水平,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作者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情报科学》1998-2010年作者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统计分析《情报科学》1998-2010年间的作者数量和合作发文情况,对高产作者队伍的地区机构分布、新老作者结构、高频发文等情况进一步深入探讨,并结合高产作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等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情报科学》13年间的核心作者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8.
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的应用发展,使人们习惯在虚拟环境中以虚构的身份进行交流和分享。为满足新形势下读者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需求,图书馆参考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的功能,增强互动性,调动读者参与访问的积极性。为此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构建了3D虚拟图书馆社区,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知识、交流经验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以促进财产的最佳利用为视角来分析图书馆遗失物的管理原则和制度逻辑。参考国外在遗失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据国内《物权法》的规定,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提出了从分类管理、公示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建立图书馆的遗失物管理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赵伟  王弋波  白晨  杨行 《情报工程》2017,3(6):071-080
科技条件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基于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全链条关键环节——支撑效果——建设管理目标”的映射关系,从规模与质量、管理与利用、支撑与产出三个维度构建了国家科技条件资源的指数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了14 个世界主要国家的科技条件资源指数,对比分析了主要国家科技条件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现状以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