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16489篇
科学研究   766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581篇
综合类   523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154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1624篇
  2014年   3539篇
  2013年   1084篇
  2012年   1176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1012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745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选用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文中引用了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首诗的首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并将其解释为“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似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豫北大弦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对其渊源目前流传着"宫廷御戏说"和"杂耍班说",但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本文试结合田野调查,从戏曲的土壤--民俗的角度,提出大弦戏源于傀儡戏说的观点,以求为探究大弦戏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引探教学法”是深圳市陈永林教授创立的。它所注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把“引”和“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探究创新的快乐。“引探教学法”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一、引探准备在引探准备阶段,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在学习《青春舞曲》时教师身穿新疆维吾尔族服装,头带花帽,随着《青春舞曲》音乐舞蹈进课堂,顿时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维吾尔族歌曲歌舞风格的兴…  相似文献   
15.
李贽在《童心说》中将八股文视为能够寄寓"童心"的"天下之至文",是由他的八股文观所决定的。李贽的这种八股文观,指的主要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无须仰人鼻息、不必谨守程式以至因文害意的"场下之文"。利用这种"代圣贤立言"的"场下之文",或顺题发挥,或屈题从己,二者均可以抒发胸臆、寄寓"童心",而后者在思想史上和阐释学上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李贽以《说书》中的四十四篇八股文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寄寓自己的思想和学问。  相似文献   
16.
17.
18.
行星逆行一直是《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行星送行过程的动态图示问题,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图解方法,使行星逆行这一复杂的天文现象得以深入浅出、易看易懂.  相似文献   
19.
20.
金圣叹继承发展了传统诗论中的“缘情说”,以“诚然”“同然”叠合统一的“共感”作为中介和指归。在更纯粹的美感和心理学层面上,对诗歌创作和接收的过程、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现象如“灵感”、“移情”等,进行了微观的分析研究,并相应地在批评实践中建立了读者、作品、诗人三者跳脱时空距离的动态逆演链条,从而扬弃了偏重于把诗歌当作孤立、封闭的意象世界而进行整体感知和静态审美的传统方式,而且为“诗缘情”提供了更有科学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