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644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2279篇
教育   375655篇
科学研究   24434篇
各国文化   191篇
体育   8496篇
综合类   9235篇
文化理论   1112篇
信息传播   14940篇
  2024年   1429篇
  2023年   5679篇
  2022年   4442篇
  2021年   5396篇
  2020年   5420篇
  2019年   5598篇
  2018年   2682篇
  2017年   4994篇
  2016年   6773篇
  2015年   11635篇
  2014年   31849篇
  2013年   32193篇
  2012年   40193篇
  2011年   42894篇
  2010年   33115篇
  2009年   30835篇
  2008年   37211篇
  2007年   26840篇
  2006年   20101篇
  2005年   20739篇
  2004年   17538篇
  2003年   13840篇
  2002年   10561篇
  2001年   8815篇
  2000年   6898篇
  1999年   1676篇
  1998年   1113篇
  1997年   795篇
  1996年   564篇
  1995年   515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指出《七略》目录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形式和内涵双重层面上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观是汉代哲学整体思维的产物,它模铸了后世“依刘向故事”的所有中国古代目录学,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目录学取向。并在和西方原子分析型目录体系的比较中,讨论了其优劣。  相似文献   
8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桂平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3):82-83,101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当前国内外体育教学现状、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以及体育教学改革中的矛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为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法》,本文以学生的体育权利为基点,以促进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目标,从体育权内涵、学校教育体系中构建体育权制度的原因及可能、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权制度的构建设想等方面,对在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如何构建体育权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85.
21世纪英语教学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四个方面论述21世纪英语教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6.
阐述三位一体网络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结构、实施途径及效果。  相似文献   
87.
简论教师的压力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需要和教育体制的改变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 ,主要有社会压力、自我期望中的“互动”压力和家庭压力。教师的精神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从而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减轻、缓解教师压力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和学校管理者都应给予教师以理解、关心、支持 ,创造条件使教师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对形成积极人格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教师与家长职业不同、岗位不同、所处的身份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育人。我们非常希望双方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以更好地培养好下一代。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合作艺术这个问题。一、换位思考以求理解教师与家长接触最多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表现差、成绩不理想或是  相似文献   
89.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阶层的评价标准、评价依据,及为什么和怎样实现新阶层政治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对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新阶层的命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旧有的“德主刑辅”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模式显露出一定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建立以法制为前提的“以法护德,德法并举”的新型道德与法制的互补关系,并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贯彻,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