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78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7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5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徐洁 《文教资料》2006,(20):85-86
《安提戈涅》拥有古希腊文化的各种原初叙述,虽然它不免铭刻上男权中心的思维,但它仍然保留了丰富的歧异,这使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重新诠释,寻出父权文化体系发端的蛛丝马迹,以及潜藏在男权文化历史地表下女性的欲望与言说。在女性主义的观照下重读《安提戈涅》,不难发现它是一部关于两性之间关系的探索,而“觉醒”的主人公安提戈涅则成为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自强自立的先驱。  相似文献   
42.
女性主义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中国后,对中国本土的妇女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2003.1—2004.3)转载的文献.对本土妇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正走向深入和成熟。  相似文献   
43.
复旦大学董美珍博士在2002年第2期<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发表了<百年诺贝尔的遗憾--她们为什么没有获奖?>一文,认为性别原因导致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奖对女科学家的疏漏.笔者却认为,她们之所以没有获奖并非完全是由于性别原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总体上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可以超越性别的限制;科学奖励和承认基本遵循普遍性原则,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我们要避免带有先入之见的研究和分析,审慎地对待科学活动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相似文献   
44.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多元的、复杂的、有差异的生态文化。文章侧重于从地理位置的不同,对欧美生态女性主义与亚洲生态女性主义作一个详细的比较分析,以适应不同地域环保理论和生态运动的发展要求,使生态女性主义成为理论界富有特色的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45.
张鑫 《东南传播》2020,(3):61-63
2009年,电影《非常完美》的诞生拉开了国产小妞电影创作的帷幕。《非常完美》尝试着建构长期"缺席"的女性视觉快感,它在塑造女性人物的主体地位上有了初步的尝试。但囿于主流意识形态对类型电影的束缚,《非常完美》以一种非常规意义的手法建立了女性观众的视觉快感,女主人公苏菲依旧笼罩在由失恋引起的原初"阉割焦虑"之中,它的女性主义书写也没有彻底拒绝男性观众的"观看"。虽然影片彰显了苏菲作为独立女性的自我意识,但在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中这种独立的主体性又最终沦为幻灭。  相似文献   
46.
细读革命文学女将白薇的文本,其字里行间无不贯串着对以男性为中心、以长者为本位的老中国父权制文化体系的质疑、批判和反思,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政治权利、社会价值的密切关注;她不断进行文体实验,是难得的跨文体全能写手;由于中村吉藏的指导及国内革命的形势的剧变,她从表现主义逐渐走向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也具有影响研究的标本意义.随着"她世纪"的到来,今天被人淡忘的白薇及其作品必将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7.
《黄墙纸》是女性主义者吉尔曼的代表作。文中通过描写妇女受到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影响的痛苦经历,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探讨了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48.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三种批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迄今为止主要形成了三种批评模式:一是研究电影文本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二是对电影的接受者,即受众进行研究;三是建构女性电影传统。这三种批评模式各有侧萤点,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这种别具特色的电影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49.
夏洛蒂.勃朗特在自传色彩颇浓的四部小说中皆隐去父亲形象,造成了父亲形象的"缺席"现象,这与作品运用的童话模式以及作家的身份焦虑有关。虽然父亲形象在显性层面上是缺席的,但纵观作品的男性形象可以发现,无形之中的父性权威存在并贯穿了整个故事的进程,父亲形象以种种变形身份而"在场"。夏洛蒂的这种男性形象书写不仅描摹了作家身边的男性图景,而且传达了解构父权文化、探索更加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0.
女性主义理论追求男女平等、体现女性价值、崇尚人类和谐的哲学理念自诞生以来就在教育与传播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直以来为改善女性的不公平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同样应该关注女性主义理论,并加强教育传播学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对教育传播的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