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3519篇
科学研究   78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16篇
综合类   38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1105篇
  2016年   964篇
  2015年   1185篇
  2014年   2678篇
  2013年   2160篇
  2012年   1887篇
  2011年   2103篇
  2010年   1597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569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何炯 《家庭教育》2000,(12):29-29
责任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意味着他对应完成的事、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集体的一种负责的态度。幼儿期是各种品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个时期的强化培养对于幼儿形成责任感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幼儿也较容易接受。幼儿对责任感的理解不强,怎样让他们有责任意识,怎样去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呢?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点一滴的教育渗透外,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经常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幼儿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的人和事情的喜爱情感开始的。一开始  相似文献   
62.
63.
关于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是指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所产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对于情绪化较为突出的幼儿尤为如此.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保持持久和集中的注意,练习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并由此而产生较为愉快的情绪.反之,对于没有兴趣的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则会产生厌倦情绪.兴趣是推动幼儿从事某种活动,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内趋力.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可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4.
《学前教育研究》2023,(4):F0004-F0004
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成立于195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园。2017年异地重建后,新园占地14亩,建筑面积175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14个,在园幼儿40!人,教职员工70人。幼儿园遵循“成长,从心开始”的办园理念,不断夯实“大智大勤,大容大展”的教风,坚持“大方大气,大爱大成”的学风,用心打造“幼儿慧学,教工慧育,家长慧爱”的高品质幼儿园。  相似文献   
65.
传统文化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值得幼儿园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与幼儿美术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幼儿园将其融入美术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还能渗透传统艺术之美。如何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本文基于实践梳理出以下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6.
一、问题提出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推行,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情况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建议等。[1]其中,有多地政府明确提出“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幼班,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据此托幼一体化已成为有效缓解托育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2]了解当前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67.
一、问题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就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1]2017年《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提出“根据行政区内适龄幼儿的数量、分布和流动变化等因素,详细规划幼儿园布局规划”,同时要求“城镇住宅小区应该同步建设幼儿园”,以保障儿童就近入园。[2]调查区域内幼儿园的空间分布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学前教育的统筹发展,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了解所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现状及问题,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68.
绘本中的三类表面细节绘本中的“细节描绘和行动表现似乎是成反比的;着力于世界表象描绘,就要牺牲叙事动作的再现”。[1]从这句话可以推论出,插画家主要通过描绘人物动作和表面细节来传达信息和意义,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建构对故事的理解。在一次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描述绘本《谁吃了我的粥?》封面上小熊看着空碗时的动作:“小熊挠着头……”一个中班幼儿接口道:“好奇怪啊!”这表明他知晓挠头这个动作意味着主角产生了某种困惑或疑问。在绘本《婷卡》中,乌鸦苏提为了逗好友小羊婷卡开心,将叼起的蚯蚓“不小心”落在自己的头上,蚯蚓蜷缩成便便的形状,引得婷卡倒地仰面大笑。  相似文献   
69.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美育资源,唤醒幼儿的审美意识,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幼儿园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手工艺中的美育元素,科学建构美育目标,并以螺旋式的方式组织美育活动内容。幼儿园当创设传统手工艺陈列环境,为幼儿感知传统手工艺的美提供对象;建构传统手工艺体验工作坊,让幼儿在与传统手工艺的亲密接触中更好地理解美;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传统手艺美育,支持幼儿在玩耍中更好地体验美。  相似文献   
70.
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失调综合征,母亲养育倦怠可能会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636名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养育倦怠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倦怠显著负向预测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感知协同支持是母亲养育倦怠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中介变量;母亲的正念养育调节感知协同支持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家庭、幼儿园及社会应构建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遵循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规律,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发挥正念养育的积极作用来缓冲其养育倦怠水平,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