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本文旨在对人们避讳的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作一些开拓性的审视和探讨。全文从“文化意蕴”“题材异同”两个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论证,认为《金瓶梅》和《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如同双峰并峙,前后辉映,形成一个不可相互取代、不会相互掩盖、不能随意轩轾的互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社会档案意识是一种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带普遍性认识程度的社会性观念,它对档案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社会和某个国家的文明发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4.
一个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对男女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他学习再好也算不上优秀。访问广州某中学做性教育工作的露老师,没想到她先有点尴尬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性教育的人,就是性开放的人吗?我想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5.
《新闻界》2014,(21):24-29
本文以《人民日报》1978年至今的所有报道为研究样本,以关键词检索与文本内容分析为主要途径,对三十余年来"性观念"相关报道的媒体态度和文本话语变迁进行考察,以期了解媒介是以何种方式将社会敏感及争议性议题呈现在大众面前。总体而言,即使是态度保守的主流媒体,三十年余间对诸如同性恋群体、性知识、不正当性行为等内容的报道都发生了方式和态度上的变化。但是,在更为人性和宽容的同时,刻意的淡化和搁置,也是主流话语体系应对社会争议性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6.
文章针对90后大学生性观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提出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其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性观念和不正当性行为,更好地树立自我健康科学的性观念,进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7.
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来看,道德情感化的心理结构形成了缺失个体人格和价值维度的群体性观念,孩子不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人的“附属物”。强加期望、溺爱无度、打骂教育等家庭教育误区都是植根于这种深层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78.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而持有不同的人性观念,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即“性善论”;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即“性恶论”;也有人主张“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以上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儒家所主张的“性善论”对后世关于“人性”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教育的价值预设充满了对人性的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