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近日,一台小小的电脑引起不同寻常的关注,原因是它摆在了“两会”发言人的面前。坐在发言人位置上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不像以往的发言人那样手握一摞材料,而是在电脑前边轻点鼠标边介绍情况。一位外国记者率先注意到了这一变化,认为这象征着中国网络民意的重要发展。那位外国记者更直接将问题抛给发言入:“您是否认为中国社会的网络化有助于政治民主化和对官员的监督?”赵启正的回答令人欣慰:“中国的网民在八年间扩大了三十倍,  相似文献   
92.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网络民意的主要社会功能在于:首先,它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无穷大的“电子广场”,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在这里汇聚起不同于政府也不顺从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民意;“网络民意”以其独立的民间个性化视角和立场,对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作出精彩纷呈、莫衷一是快速反应的评论,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3.
8月最佳评论     
《青年记者》2009,(17):34-35
《“民意失真”的六大症状》/郭奔胜 黄豁 代群,《半月谈》,2009年第16期 摘要:在当前某些地方“官意主导民意”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一些环节,民意常常处在“摆花瓶”的尴尬境地,有的地方甚至不惜用造“假民意”的办法来推行“武断的官意”,导致一些决策、一些行政行为与真民意相去甚远,进而戕害真民意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
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是多种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研究网络舆论,需要将它放在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深入地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因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中,有几组关系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思考的。从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并不等于现实民意,但它是观察现实民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看,网络舆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现象,但这种现象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反映,不能简单以制止网络暴力为理由来阻止网络自由表达。从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不应该干扰司法的独立,但是舆论作为一种监督力量应该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正。从网络舆论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冲击,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纠结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网络舆论以及网民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5.
《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重要的监督力量。可以说,网络监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引人注目。它已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6.
听众是维系广播永久生命力的唯一源泉.要想拥有相对稳定的听众群,不断拓展广播的领地,就必须树立听众意识和人本思想,给听众以真诚的关怀和尊重.作为地方电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办服务类节目的设置上,应把握好关注民情、服务民生和传达民意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7.
4月17日,新民市档案局召开全局在职党员干部会议,正式启动党员干部“进万家体察民意,实施保民生工程”实践活动。会议首先宣读了市委《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进万家体察民意,实施保民生工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根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完成了全局16名在职党员干部与陶家屯乡16户困难家庭的“一对一”帮扶对接工作。会议研完制定了本单位党员干部“进万家体察民意,实施保民生工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思想发动和工作部署,明确了实践活动的意义、目标和具体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98.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Web2.0通过上述革命性的传播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搭建了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开放动态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以及以自组织的弱联结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从而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理性和集中有序.  相似文献   
99.
"网络民意"是民众以互联网为载体,表达出来的意见、观点和诉求等的总称,与传统民意表达方式相比,它有自身的特点。从"邓玉娇案"中网络民意与政府互动模式可以看出,政府与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应主动发布信息,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沟通,要把与网络民意互动视为政府工作的常态内容。  相似文献   
100.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很多人把它界定为一种负面行为.本文指出,这种认识和应对方式是否合适,值得探讨;遂从其内涵、积极因素、应对等方面提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