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画技从古至今日渐精湛,每一个画家在工笔画的创作构思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工笔花鸟画的画法应该注意眼着心悟、讲究骨法用笔、体认物象、意会笔型等问题,要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作到既能为众芳写照又能为禽鸟传神,将工笔花鸟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2.
晚唐诗人李商隐,对诗歌的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心象融铸物象”的范围。分析这种开拓,有助 于对《锦瑟》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63.
中国咏物诗的写法类型大致有二:一类是无所寄托单纯咏物的;另一类是有所寄托体物寓意的。细分起来,前一类有偏于写形、偏于写神、形神兼备等三种写法;后一类则有托物拟人、缘物写情、借物论理等写法。唐宋时期的咏物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咏物诗写法类型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64.
刘凯源 《语文知识》2016,(21):89-90
诗歌的灵魂是意象。在进行诗歌研究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才能够对诗歌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那么何为意象?简单而言,就是作者的一种主观上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杨柳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杨柳属于客观上的一种物象,但是在通过作者的主观上的思想情感的"化合"之后,就会出现具有人格上的情趣。  相似文献   
65.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相似文献   
66.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达到“意境深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
“象”之概念最初出现在《易传》中。随着文学创作的积累,文人主体意识逐步觉醒,“意”之意味越来越强化,“象”之中介性和主观意蕴愈突出。“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在文论家们不断地认知和圆说过程中,逐渐明晰确立起来。意象论体现着中国人重心性、重抒情的意象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重要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68.
大千世界,物象万千,自然景物绚丽多姿.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如何把所看到的景物,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总结了几点.  相似文献   
69.
文章对古典诗词和古代文论中的意象进行了探讨,首先纵向梳理回顾了古人和今人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接着树立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现当代学者对“意象”概念的解释界定;最后结合具体的古典诗歌作品和古今文艺理论家的论述,对意象和物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70.
“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器具,在《金瓶梅词话》中更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配饰之一,种类多样、用途广泛且内涵丰富,不仅展现了明代中后期的服饰文化与社会风尚,同时也在小说中承担一定的文学功能,作用于人物塑造、情节组织、场景呈现等多个方面,成为小说艺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