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许磊 《文教资料》2008,(19):64-66
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虽然是通过"光"的作用传递给我们视觉的,但一切物体的客观存在都具有其固有的形体结构和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82.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按照因果关系给我们提示的规律进行活动。如“西瓜吃下去能解渴”、“石头掉下来会砸破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教育科学研究也正在为我们寻找更多的这类因果关系,从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自由而有规律。“当我们说一个物象和另一个物象相联系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它们在我们的思想中得到了一种联系。”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3.
就山水画的欣赏教学提出看法,从山水画的物象特点、笔墨语言、美学思想以及审美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4.
黄宗会是清初浙江遗民诗界矫然不群的一家。其百首佚诗在主题取向上,明亡前后为不识忌讳的政治诗,后期则转向抒写惨淡的人生,尤以苦境和苦趣诗最具特色,所描摹的荒景物象带有审丑的倾向。  相似文献   
85.
正《周易》有云:"立象以尽意。"所谓意象,就是认知主体对接触过的客观事物,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它是思绪通过一种客观事物创作出来的抽象情感,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汉语文意象,指作为汉语文本体的汉语言文字充分体现人们的主观想法,并与其表现的客观物象达到完美的融合,从而产生出物象本源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从小说结局、描写模式、人物塑造方面,对陈秉汉的历史长篇小说《飞龙人主》作出了评论,肯定其结局的深远意义,善于把地域文化当作战争载体的独特写法和人物的各具特长以及某些场面的生动描绘。最后也给小说指出了一些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7.
论中国文明进程中的潜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充当了沟通人们心态和行为的特殊角色,传达着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突显华夏民族心理特征的潜文化意象,成为塑造中国人的思想空间、人格行为与伦理典范的不尽源泉。  相似文献   
88.
中国的古典抒情诗以其丰富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成就了东方诗美的神采。那些闪烁异彩的诗篇,正是因了其中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而平添了令人沉浸其间的无限魅力。在诗人的回忆性意象体验中,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时,诗人进入一种超越层次的高峰体验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诗人的情感体验超越了物象、超越了个人情感、超越了历史时空,个人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由物会心,由象生意,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体验天地万物、宇宙苍生,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进入一种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宇宙大化”之境。  相似文献   
89.
谈岑参诗歌中的白草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曾两度出塞 ,饱览并用诗歌记录了西北大漠奇特的山川景物。其中 ,白草 ,这一内地文人很少提及的植物 ,多次在他的诗中出现。岑参在学习和继承“春草”这一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同时 ,将“白草”这一独特的意象引进诗歌 ,增加了草意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90.
根据普通物理几何光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三种符号法则规定及其物象公式 ,并通过比较说明了几何光学教学中宜采用的符号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