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855篇
科学研究   23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2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区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又一次发展机遇,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要求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2.
为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动职工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近日,济钢焦化厂工会举办了“提素质、求精准、促高效”钳工技术大比武。  相似文献   
63.
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奖励》杂志协办、北京中经泰德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于2006年8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4.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我校早在1994年就实施了“创造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提出“着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办学理念,赢得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王秀英  李广 《教育与职业》2007,(36):142-143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文章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人文导向、优化校园育人软环境、完善课程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6.
院校合并不仅使大学学科资源生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而且使学科的需求生态得到了应有的拓展。延边大学在合并10年后的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根据区域性综合大学学科生态环境的变化,制定了以区域、民族、综合为底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学科建设道路,在学校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不断强化学科的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知识服务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其建设需要从思想、制度、队伍和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8.
《中国科技奖励》2006,(1):62-63
本刊讯: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于 2005年12月16日在北京举行。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宋直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部赵梓森院士、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闻库司长和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彩等领导出席会议,并给获奖项目颁奖。信息产业部相关司局的领导、评审委员会专家、获奖项目所在单位的领导和项目完成人员,赞助单位颁奖嘉宾以及新闻媒体约180多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69.
杨国庆 《教育艺术》2006,(8):22-23,16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同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社会需要进步,国家需要创新。创新来自哪里?创新来自人才,创新来自青年,创新来自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亦指出:“倡导研究型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大探索教育创新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此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发明与创新》2007,(5):44-45
自2001年至今,每年5月的第三周被定为全国的“科技活动周”。7年来,科技活动周已成为我国活动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群众性科技节日。 2007年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日--25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本届科技活动周将继续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结合湖南实际,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目标,在全省科技大会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战略决策。因此,2007年湖南科技活动周的主题被定为“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携手建设创新型湖南”。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正得到充分释放。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全体国民的支持和参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湖南,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愿科技周掀起的热潮成为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让湖南加速驶向创新型强省的彼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