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777篇
科学研究   11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提到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学习他一流的口才和优异的成绩。要在以前问我,我亦是这个答案。不过那次评优活动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他。前段时间要进行评优,从班级选拔开始。他做活动一向认真,汇报展示也非常出色。虽  相似文献   
32.
开学第二周,星期一早上,班里的小美同学跟我说,从明天开始要在学校食堂吃午餐。于是,我让她下午把本学期的午餐费带来。下午第一节课,我和平时一样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刚到教室门口,几个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小美同学的500元钱不见了。”此时,我看见小美正趴在桌子上哭泣,看起来很伤心,便走过去问她怎么回事。她抬起头,流着眼泪说她带来的500元钱不见了,那是她这个学  相似文献   
33.
正心理学认为,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构成一个呈现于社会经验中的人。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镜中我"的概念,特别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和稳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4.
如何在优质课比赛中贯彻新课改理念呢?本文将结合部分初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中的教学片段实例,从教材与资源的整合、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言行细节等方面探讨初中政治优质课的"门道"。  相似文献   
35.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使学生在“答”中“问”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完成了两次认识上的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抽象出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根据已经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全面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36.
徐江  路晓冰  王从华 《天津教育》2013,(13):100-102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的写作课上,学生写作文评论说:“课改之所以没有根本的变化,其原因是药没有换,熬药人没有变,只是换一换汤。也就是说在水方面做些文章,多一点儿或少一点儿而已。这样怎么会有本质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37.
"三梳双问"课堂模式在结构上包括课始梳理目标和思维、课中梳理重点和思绪、课尾梳理方法和结构。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上讲台、让问题显课堂",引发学生间的互问互答,以强化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38.
彭光青  邬劲军 《学子》2012,(7):42-4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Th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这是流传在哈佛大学师生中的一句名言。其含义是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目前的课堂...  相似文献   
39.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儒家对“仁”、“礼”、“和”的追求以及道家对“无为”的追求是其“言”“辩”观的哲学基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言”、“辩”观。  相似文献   
40.
青城树语     
正回首四十多年的风尘岁月,让我一路从孩提韶年到莘莘学子,再从军营回转到久别的家乡。其间,不知越过了多少道或贫瘠或葱茏的山岗、沟壑;走过了多少座或繁华或安谧的城市、村庄。或许是途经的风景多了,常常就模糊了曾经之处的阑珊容颜,也淡忘了某一段人生旅程中擦肩而过的不同面孔,但始终有一株似曾相识的树,如一枚镌刻在蓝天上的印章,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