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6726篇
科学研究   460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67篇
综合类   60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1290篇
  2006年   1274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年亚文化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必然产物。青年亚文化中既有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也存在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和谐音。所以应该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引导青年亚文化积极、健康地成长,消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92.
传统大同理想对现实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味诉求道德理想却漠视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矛盾导致失败是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教训;不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的、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的急进情绪在我们今天仍然应该警惕;特别是“义”、“利”的非均衡发展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更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3.
中日是亚洲的近邻,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社会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巨大变化不甚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日观"、"轻日观"、"联日观"以及"防日观"等几种不同性质的日本观,这对以后的中日关系及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怀才不遇”是一种精神上的失望和痛苦。无论是乱世和盛世 ,那些古代的文士们常常感到怀才不遇。这种心态既来自外部 ,即社会 ;也来自自身 ,即自己的心理和性格。这种心态 ,对文人来说是一种苦难 ,但这种苦难也成就了他们 ,使他们的创作达到辉煌  相似文献   
99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互补,观念上协调,但二者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显露出来。因此,扬弃传统道德观念,以现代法治精神为基准进行整合,是当前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的、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面临一系列挑战。面对困难,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应明确指导思想,以稳定社会为第一职责,从效率优先原则向公平优先原则转变,重点抓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农村相关保险等重要的事稳定和发展的保险,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法律实施机制,将社会保障落到实处,在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向规范的制度建设迈进。  相似文献   
9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已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较之从前大大增加。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指导,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而分析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8.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感恩教育是促使感恩意识形成的教育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强国爱民、图强进取,执着追求、矢志不移,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等是廖仲恺精神品格的重要内涵。学习和光大廖仲恺的爱国思想与实干精神,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既继承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又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了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