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134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150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话语、道德与权力--论王小波杂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杂中。章主要从“话语”和“道德”两个维度来剖析他的思想。以王小波关于社会和化方面的字作为材料,展示出他对权力、知识、道德几个现代社会基本问题的思考。章试图将话语、道悠与权力内在联系作理论性地阐释,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勾结的秘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话语和道德的运作离不开权力,它们已经偏离原来的“轨道”愈行愈远。  相似文献   
52.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冲击中国,劳乃宣在新旧杂陈的多元文化影响下长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传统礼学和新兴西学并存的思想基调。他提出了蒙学教育及推广简字的若干教育主张,并亲身付诸实践。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苏氏蜀学为宋学的重要学派、也是巴蜀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蜀学之成,始于三苏父子。就苏氏蜀学中的艺思想与巴蜀化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苏氏艺思想的形成与巴蜀化中的两汉先贤意识、杂学色彩、切人事重抒情、尚操守重节气、富异端色彩和反叛精神等关系至密,苏氏蜀学既孕育于巴蜀化之中,又为巴蜀化增添了无数光彩。  相似文献   
54.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 ,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 ,在轻松、自然、随意中 ,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 ,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来揭示。  相似文献   
55.
王启鹏《苏东坡寓惠探幽》的重要价值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揭示了苏东坡“超然”思想, 是政治上的超然独立, 生活上的超尘脱俗, 艺术上的超卓不凡; 其二是阐释了苏东坡与惠州文化进相汲引的关系, 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苏东坡谪惠两年零七个月, 是他不同凡响的人生旅程中所走过的又一奇迹般的精神驿站, 是用他的人格、韧性和风节所营造的又一明辉的生命天空。  相似文献   
56.
作为新教材新亮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确立每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视活动中的调控、开放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性,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综合性活动,发挥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稼祥长期从事我国的外交工作.在广泛的外交实践中形成了他丰富的外交思想.主要有独立自主;"是一家人,又不是一家人"的党际外交原则;对外援助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了争取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和平环境就必须支持和平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制止世界战争、核战争、支持全面彻底的裁军等.对我国和平自主的外交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8.
西部大开发 ,一退三还 ,使得本来粮食短缺、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粮食安全雪上加霜 ,进而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本文认为解决西部粮食安全的思路在于走区域大循环之路 ,并从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稳定的供应和提高西部农民购买力等方面采取对策 ,以实现西部和全国粮食安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匡互生不仅仅是“五四运动”的杰出战士,而且也是位教育改革先驱,是现代新教育思想的研究家和实践家。他一生为教育奔波,呕心沥血,失志教育改革,创办了著名的立达学园,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优秀人才,而匡互生自己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60.
墨家科技思想以独立的外在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对象,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其学者与工匠两种知识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实践,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另一种发展路径。然而,墨家"兼爱"与血缘宗法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相容,"尚贤"主张是对传统宗法等级思想的否定,"非攻"军事思想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使墨家科技思想走向衰微。墨家科技思想所富含的科学精神可为我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