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04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6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41.
The article sets out to pose the question ‘Is it possible for an archive to aid the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Is the scale of a given event, in some cases, insurmountable in terms of reconciling the parties? The graphic nature of the archives and the issue of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an archive on the archivist is explored. It is contended that through outreach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archive,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to the affected communities the information of w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done in terms of judicial redress. Archives can also fulfil-dual roles and this issue is touched upon in that the purpos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archive is changing from an active records center or a tool of repression to suit a future audience of researchers or to aid reconciliation.  相似文献   
542.
曾经轰动一时的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已于2006年经调解结案[1]。可是,该案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尤其基于法理的视角。该案属于何种性质案件、两律师提起诉讼是否妥当以及受理该案的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等问题都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3.
当前的刑事诉讼中,无论在立法层面上,还是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都处于弱势地位。保护被告入的合法权益,需从立法上赋予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保证法律赋予被告人的权利得到落实,规范公权的行使,加强对公权有效的监督,制定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544.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在我国的传统法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传统模式的改革应以模拟法庭教学的目标为基点,在此基础上,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增加模拟庭外活动及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增加法官和律师的真实参与和指导,将重点放在职业角色的技能和技巧上,以学生为主体,融学术讨论与模拟法庭为一体,在程序上和模式上加强英美法系的抗辩式色彩,引进诊所式教学法,形成一个新型的模拟法庭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45.
证人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协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往往需要出庭作证,而出庭作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遭受一定的收入损失。为了保护证人的财产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赋予了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请求权。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的缺位,使得证人出庭作证带来的损失得不到补偿,这也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充分调动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解决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一长期困扰我国刑事审判实践的难题,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546.
论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目的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制度之建构是由其目的的所决定的,我国既存之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目的定位之单一性缺陷,极大地限制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过程施行检察监督之应有职能的发挥。本在对中外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目的的考察、比较之基础上,提出应当合理建构我国多元多层次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之目的。  相似文献   
547.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仍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但从1954年执行至今,部分死刑案件的复核权经历了“下放”-“收回”-“再下放”的过程。部分死刑案件的复核权下放后,已越来越现出有于公正与效率和程序公正的情形。建议取消授授权复核,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548.
晚清政局急剧动荡,清廷被迫进行实行宪政体制的尝试。由于其缺乏诚意,因而逐渐失去人心,导致失败的结局。仔细考察当时的宪政思想,可发现不仅清廷与立宪派之间存在分歧,而且清廷内部与立宪派内部也存在分歧,思想脉络十分复杂,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549.
证人出庭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诉讼有效进行的瓶颈,本文介绍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得出立法缺陷、司法实践、证人自身因素三方面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如保障证人及其家属的人身利益、经济利益.建立适当的强制出庭制度和拒不出庭的法律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550.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诉讼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对象、监督力度、保证金的数额和交纳程序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其仍旧存在取保候审规定原则化、担保方式单一、过度羁押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侵害等立法问题,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取保难、取保候审监管力度不够、保障功能错位等司法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完善,才能使取保候审制度在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被取保候审人人权保障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