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779篇
科学研究   16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51篇
综合类   5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购买欲通常大于男性。因此,商业广告特别关注女性群体。分析以女性为对象的英语商业广告的语言特点,将有助于消费者理解和欣赏英语广告。  相似文献   
52.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综观李清照的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其体裁更可谓诗词文赋兼擅,欢愉之作亦工,悲苦之篇尤胜。李清照作品的多姿多采,是其饱尝人间甘苦的人生所决定的。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天真活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幽怨,抑或写老年嫠妇的凄苦境遇,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她词作中所展现的女性情感世界,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相似文献   
53.
《说文解字》的“心”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通过对“心”与思维、情感的关系以及古代哲学对“心”认识的阐释,我们可以管窥中华思想的独特性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54.
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其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通过茜莉的书信语言及内容、茜莉宗教意识的转变及她和莎格的恋情,多方位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从麻木到觉醒到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55.
以时下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为切入点,对青年知识女性价值观向传统回归的外部社会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解决知识女性价值观回归传统问题,政府、社会必须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自身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培养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56.
南北朝文人创作的五、七言四句小诗渊源流长 ,作家众多 ,内容广泛 ,表现手法多样 ,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探讨了小诗的形成、发展以及小诗的创作队伍、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等。南北朝小诗的不断完善、成熟 ,为唐绝句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7.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在他的盆地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性格复杂、充满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抗争的对象不一、方式不同,但作家对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颂,表现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末的中国女性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女性写作的第三次高潮,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都超越了前两次,即五四时期及80年代的女性创作。这一时期的创作,改变了以往女性写作中仰望男性的精神传统,以抗拒的姿态将男性从文本中心地位放逐到边缘地位,甚至走向极端———男性缺席,女性独语。这种对男性极度绝望的写作方式也使女性解放自身的努力再次陷入了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59.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co-residence (admitting women to men’s colleges and men to women’s colleg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beginning in the 1970s. Co-residence increas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undergraduates at Oxford to near parity with men;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academic positions rose but not as substantially as that of women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and today women comprise still only a third of academics in the colleges of the university; the fellowships of the former female colleges became genuinely mixed, the fellowships of the former male colleges more slowly; women are less likely to be appointed head of a former men’s college than are men to be appointed head of a former women’s college; the quality of Oxford undergraduates rose with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female undergraduates; and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in the former male colleges rose at the expense of the female colleges.  相似文献   
60.
文章对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不毛”的注释和翻译提出了质疑,并从词语的古今用法差异、古籍“苗”“毛”用法、气候特征、生产经济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文中“宋毛”注释的错误,提出了自已对“不毛”一词的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