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词,两者在具体运用中有各自的分工,有时也可以相互替换。"不"否定的是过去、现在或将来。"没(有)"否定的是过去或现在。"不"否定的是事物的性质或整个动作。"没(有)"否定的是事物进行或变化的过程。但是这些概括存在着很多的争议,这几点区分并不十分完善。本文旨在弄清前人对"不"和"没(有)"所做出的区别的基础上,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分进行探析,使人们掌握现代汉语的否定规律,以便在日常交际时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72.
汉语中常见的数字连接词有"又(有)、单(丹)、零"。"又(有)"主要用于上古汉语中;"单(丹)"最早见于唐代,存在但并未用于专业的数学著作中;"零"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的专业数学著作中,在明清时期进入口语,并开始替换"〇",出现在专业的数学著作中,经历了由行业用语到口语,再到书面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73.
文章主要从安顺学院2009级体育系学生的毕业论文入手,通过调查找出在论文写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力求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尽量避免在论文写作时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实意动词have后面可以跟复合宾语,其宾语补足语可以是不定式(不带to)、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不同结构形式的宾语补足语,其意则有不同,同一种形式结构的宾语补足语,其意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图书馆学论文常见问题举要及其成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论文起首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论文题目的提炼失准,冗长罗嗦和观点外露,关键词提取出现短语、词组以及通用词。最为普遍的问题是,不重视摘要的事实描述,习惯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编写摘要,达不到"摘要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主要信息"的要求,无法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论文主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言和结语的缺位或有名无实,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后参考文献虚列。论文常见逻辑问题是,标题和内容不对称,标题之间的关系不契合。基本训练对论文写作起着基础作用,学术规范对论文写作具有指导意义,从基本结构着眼,从学术规范做起,从基本逻辑入手,是提高学术论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6.
美国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RTI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发展凸显了各国在响应所有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上存在的问题。美国采用RTI模式为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RTI模式的提出基于美国国内教育的现状和理论、实践上的研究成果,其三级干预模式能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RTI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因其自身特点而比以往模式更具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7.
公元1624年至1661年为台湾历史上的荷据时期,在此期间,大陆汉人开始有组织地移民台湾.这一时期的移民对于台湾土地的开发、汉族移民基础的奠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著名的美学命题“有意味的形式”,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现代艺术家和评论家对它赞赏有加,但其仍未免有滑向形式主义之嫌。李泽厚先生对它进行“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的改造和完善,虽也可包涵部分文学作品,但要把整个文学涵盖在“有意味”中,似乎并没有做到,还有待进一步的建构。  相似文献   
79.
孔子在学习上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好学、乐学的精神,要以多闻、多见、多问、多识、温故而知新为途径和方法,要有志向与恒心.坚持学与思结合,强调学贵笃行。  相似文献   
80.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检验学习的效果就在于是否学以致用,能否通过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应用能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思想上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