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遵循运动处方原理和模式,以太极拳运动防治"肝肾阴虚证"高血压病为例,探讨其临床实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16周实验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与实验前相比有差异。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收缩压较实验前有显著性降低,而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降低。且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有显著差异,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差异。3)运动后受试者感觉心情愉悦、平衡能力增强、头脑清醒、身体轻松、精力充沛、无不适感等情况,实验组为95.15%,对照组为76.08%,差异显著。受试者自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乏力、烦燥等不适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为90.33%,对照组为87.53%;实验组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药量,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实验组无自觉症状者为41.68%,而对照组无自觉症状者为31.83%,有显著差异,表明太极拳运动处方防治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运动锻炼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血小板内存在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自身能合成一氧化氮。血小板源一氧化氮,在调节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血小板再摹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能延缓动脉血栓的形成。高血压时血小板内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下降,运动锻炼可改善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促进血小板L-精氨酸跨膜转运,提高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和血小板源一氧化氮活性。运动锻炼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运动防治高血压血栓性并发症的一个新机制。  相似文献   
83.
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为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三组,A组采用等张练习,B组采用等长练习,C组采用等长练习 等张练习.观察运动训练16周后血脂及内皮素的变化.结果:A、B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血浆内皮素降低(P<0.05); C组训练前后相比较,TC、LDL降低(P<0.05),TG显著降低(P<0.01),HDL则明显升高P<0.05),血浆内皮素显著下降(P<0.01).结论: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相结合的全面康复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水平,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是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首选.  相似文献   
84.
运动对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当今影响人体健康的最主要代谢性疾病。由于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地了解,所以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在现有的防治手段中,体育锻炼和饮食治疗是整个治疗的基础。国内外的学者针对胰岛素抵抗的不同病症选取了不同的锻炼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不同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和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希望能为运动防治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中高血压检出人群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国民体质调查与研究项目,其血压指标的采集是近十年来员重要的高血压患病趋势的全国调查。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资料,对我国31个省市17.7万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的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在性别、年龄、城乡、南北方和工作种类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些研究可以为掌握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病的发展趋势,更准确地制定预防高血压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观察在心电监护下局麻治疗急性牙髓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其安全治疗提供参考。监测52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急性牙髓炎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变化,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血压在麻醉即刻及术中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收缩压较舒张压变化更为明显。心率在麻醉即刻及治疗中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病情稳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治牙,Ⅱ、Ⅲ级高血压,可据情况,静脉给药控制性降压,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严格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适应症,可明显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7.
蒋琳 《大众科技》2014,(10):112-1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CysC)、颈动脉内膜厚度(IMT,intima-media thicknes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71.30±3.90岁,入院后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小时动态脉压指数=24小时动态脉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取中位数0.51分组,24h PPI〉0.51为A组,24h PPI〈0.51为B组,分组分别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IMT。结果:A组CysC、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B组的高血压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颈动脉IMT正相关。  相似文献   
88.
文静 《科教文汇》2014,(6):91-91,93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对神经、脏器、心、脑、动脉的损害,严重时威胁生命。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运动、吸烟、心理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减少高血压的现患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其他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4年的全部文献,以"高血压"、"有氧运动(或锻炼)"为主题词或关键词,获取涉及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方法质量,并从中提取患者基本情况、试验数据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原发性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有一定疗效,对患者总胆固醇TC的下降同样有作用。得出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步走干预,探讨健步走的降血压效应,并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角度对健步走降血压的机制进行研究,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处方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46名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16名,女性30名),分成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抽签分组),其中对运动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在运动干预前、3个月后以及6个月后对患者的血压以及NO含量、eNOS活性进行检测,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在运动干预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干预中期(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变化(P>0.05),但6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但舒张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各个阶段血压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2)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NO浓度、NOS活性在运动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干预中期NO浓度、NOS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6个月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运动组收缩压变化与NO、NOS均成显著性负相关(P<0.05),运动组舒张压变化与NO、NOS成负相关(P>0.05)。结论:6个月的健步走运动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NO浓度、NOS活性,NO生成增加与收缩压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引起收缩压的变化的重要机制,但6个月的健步走运动对患者舒张压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