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03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陈锋 《培训与研究》2006,23(3):51-54
从哲学层面上把错误和腐败这两种不同的东西在产生的客观根源、社会历史根源、思想认识根源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一些简要的比较,探析它们的异同,进一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加深对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相关方针政策的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体会党大力反腐倡廉的决心,提高反腐败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92.
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把自律要求和他律措施结合起来, 把各级党组织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与高等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 构建有高等学校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 应该而且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93.
腐败问题一直是全党、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领导干部腐败的外因主要有:社会发展的遗毒,体制转型的阵痛,现行制度的弊端,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不够等方面.  相似文献   
94.
浅析张闻天的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疾腐如仇,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人格品德和坚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95.
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是腐败现象的生成载体和背景,社会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以及特殊空间与腐败现象紧密关联,探寻腐败生成的时空因素,对于预防和遏制腐败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腐败问题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着重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腐败的涵义、类型、关于腐败产生根源的几种理论 ,重点分析中国现时代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几点可具操作性的治理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贪官的忏悔录表明:腐败发展过程一般经历错误酝酿期、初犯错误期、犯罪渐变期、罪行加重期和罪恶惩办期五个阶段;与此相应,贪官的犯罪心理也经过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厌学、贪财、好色、傍款、纵亲是导致腐败的五大病灶。据此,我们应准确地把握腐败心理和腐败行为的规律,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原则和斗争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98.
腐败是指手中握有某种权力的主体采取一定手段谋取私利,侵犯公众利益,腐蚀、破坏某种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和活动。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固定的社会分工是足以、至少是最能说明腐败形成的可能性原因。腐败成为现实的原因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权力的界限及活动范围的模糊和权力的失控是腐败成为现实的客体方面的原因;入的私欲的无限扩张和为满足私欲而进行的活动是腐败成为现实的主体方面的原因。从腐败成为现实的原因出发,又满足“对治理腐败措施的反思”的标准——可行、管用、最优标准——的治理腐败的措施,只能是分权治理。形成以利益为纽带或基础的监督机制,真正实行内外事务公开制度,既可以保证分权治理的实现,又可以真正扼制腐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9.
元朝政权消亡的根本原因不是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也不是全国大部分耕地逐渐集中到少数统治者手中,而是以元朝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日愈腐败所造成。第一个认真总结元亡教训的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反映在他建立明朝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  相似文献   
100.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对反腐败斗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反腐败斗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其中,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体制的思想,既要持久作战、又要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创新解决了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工作方略、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等重大问题,是十多年来反腐败斗争整体推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反腐败斗争规律的重要成果,对于我党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