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大学科研人员的深入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对大学科研人员产学合作模式选择产生影响的直接制度和间接制度;研究发现,直接制度在大学科研人员的产学活动中发挥的效应为零,与直接制度相比,间接制度对大学科研人员产学活动的影响更为明显。结果表明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疏通政策的传导机制,强化政策的执行力,进而提高大学科研人员产学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王寅秋  罗晖  杨光 《科研管理》2022,43(3):79-88
   本文基于“科学家在线”平台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按照年份分别构建2010—2017年间全国34个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网络模型,测度并分析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的复杂性网络整体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1)8年间科研人员流动呈现整体较为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即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不仅流入科研人员的规模较大,流出科研人员的规模也不小,但是全国大部分省份流动科研人员规模较为有限;(2)除了小部分省份之外其余省份的人员流入流出相对较为均衡,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省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国或本区域科研人员流动的中心节点;(3)从发展态势来看,8年间全国省级科技人员流动态势相对平稳,但是省份之间科研人员流动规模差距越来越明显,经济科技发达省份与其他省份科研人员流动的规模相比差距越来越大;(4)最为突出的变化是流动人员规模显著增加,人员流动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13.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入选者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者工作地在中国境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据此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其人员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的工作地在中国内地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1/3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forms part of a wider project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junior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with the objective of rethink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technology. The article describes research carried out during the 2012/13 academic year aimed at 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through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agoras involving students from three Spanish universities.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junior researchers improved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inside and outside agoras. In addi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classrooms into agoras enabled the negotiated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for the analysis of good practice in the use of technology. Likewise, these agoras helped reduce limitations by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of time, distance and resources for sharing findings and limitations between junior researchers. Furthermore, they pave the way for improvement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learning processes during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相似文献   
16.
选取技术交易中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许可两个维度,分析高校技术交易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技术交易管理制度会影响高校科研人员的技术交易选择,短期来看,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技术开发研发项目,而较少选择技术许可项目;长期来看,会激励科研人员"单兵作战"的技术开发研发行为的增多,降低高校进行"团体作战"的技术转让的数量,不利于高校开展技术许可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试析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的评价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支柱,是决定档案学术研究成果科学性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对学科进行评价的通用标准是以学术计量的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一门学科的优劣性,而忽视了科研成果背后的学术研究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评价的角度出发,从"外部证实"和"内部完备"两个层面阐释档案学书研究主体评价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后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有四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职业发展期望、操作努力期望、使用焦虑和政策导向;而影响"预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则有五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使用焦虑、长期保存期望、职业发展期望、政策导向和技术优势期望.这些影响因素对科研人员的"后印本使用意愿"和"预印本使用意愿"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包括性别在内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线问卷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概念和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利用OA知识库存储学术论文还是一件尚未成熟的行为,并未成为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的习惯。通过独立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实际使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诸如性别、年龄、身份/职称和学科等控制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hallenged as teaching as well as research institutions. On the one h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required to teach more student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focus on faculty research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these are conflicting demands, or whether university faculty are able to fulfil these requirements simultaneously. In Norway,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lmost doubled between 1987 and 1995. Norway is, therefore, a sound case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massification on university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