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电化教学应用于初二学生的体操课中,能利用重放、慢放、定像等手段,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纠正错误。实验检验,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及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学实验及问卷调查法,论述了在高校艺术体操专项课教学中运用形体语言、语言暗示,小群体互助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手段和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顽强的意志及耐挫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接受能力等方面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而言,体操课是人为设置各种障碍、困难和负荷,并通过克服它们来增加体质的一种特殊方法和手段。而心理因素对体操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体操教学环境也就不容忽视了。体操教学环境大致可包括两方面:一、硬件设施,如单杠、跳箱、体操垫等;二、人为情感因素。二之中人为因素更显重要性。良好教学环境大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学得轻松.同时通过一定努力也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在体操学习中寻找乐趣,学会多种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各专业体操课程整体优化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体育院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3所体育院系各专业培养目标、体操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等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体育院校各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其改革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体操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在动作技术、基本体操、教学技能和体操理论四个模块中整体优化整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体操课的传统整理活动中加入具有时尚性的排舞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身体放松和心理放松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消除学生对体操训练课的恐惧感,提高学生对体操课的兴趣,使学生由紧张课堂练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消除肌肉酸痛及紧张心理。在设计创编准备活动的动作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编排舞舞曲的动作内容,并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让整套排舞舞曲代替其他形式的整理活动,达到体操课最佳放松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等体育师范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在体操教学中身体姿态偏差的状况,本文特制定出一套用于课堂中的体操专门性身体姿态训练手段。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经过专门性身体姿态训练后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体操运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理应为健身活动提供富有实效的练习素材。目前,体操课的教材内容改革,关键是增强对学校体育的适应性,这就使得在教学内容及项目设计上必须考虑"使用者"的需要:既考虑到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得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场地偏小、专选课开设难度大、学生课后练习少、技术动作掌握质量不高、课堂延伸执行不到位、教师梯队建设不合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不够、对学生体操学习兴趣培养不力等.提出的建议有引进或培养年轻的体操授课教师、重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鼓励与引导学生加强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对体操持久的兴趣、完善课堂延伸环节的设置与执行.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课的学习情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汉山 《体育学刊》2003,10(4):103-105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情绪进行研究,认为其具有种类多样、极性明显、波动极大等特征,有复杂的成因。而不良学习情绪对学习效果影响至深。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对策加强对学生学习情绪进行积极的调控,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得到必要的情绪体验,是提高体操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双万计划”背景下,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经验分析法,探析了体育院校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认为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的最优路径,因此提出了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实施原则,初步构建了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运行模式,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促进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