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教育   11492篇
科学研究   137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354篇
综合类   527篇
文化理论   105篇
信息传播   178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246篇
  2010年   1066篇
  2009年   929篇
  2008年   1477篇
  2007年   1198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飞飞是个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的孩子,但由于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他经常遭到同伴的排斥,为此,我对飞飞的这一行为采取了针对性的教育,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现整理如下,以期更多的幼儿教师能参与到研究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中来。  相似文献   
992.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做到四个必须,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职责中,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  相似文献   
993.
我国教育改革已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但教育学科建设还很不尽如人意。前不久,来自于全国高校教科院院长及部分校领导共100多名代表在北京师范大学,针对我国今后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对今后我国教育学科如何登上新台阶起着理思路、明方向和加油鼓劲的积极作用。一、应对社会需求,积极面对与反思我国教育学科发展中  相似文献   
994.
开放性教师评价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方法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注重评价实效和教师参与是其主要特征,观察——理解为其基本评价范式。它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组织系统、参与性的观察获取评价信息,以大型面谈为基本形式进行评价。开放性的教师评价打破了传统预定式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及形成经验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培养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开放性教师评价应注意依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范式,慎重选择评价者,处理好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关系。  相似文献   
995.
罗克勇 《考试周刊》2011,(18):216-217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中的死记硬背、灌输式的教学现状,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将成为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探究旧的学习方式的特点、缺陷为突破口,对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资源享用方式,如何让学生从学习型转变为研究型,如何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会自我提高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孙海燕 《考试周刊》2011,(27):21-22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和发展的差异性。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师要把观念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拓宽教学思路,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下面我就高中化学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97.
在以往教育评价的研究中.有关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范式并没有完全取得一致认识.但在教育评价实践中.范式表现相对比较清晰.因此可就现实教育评价活动的一些特点作一概括:(1)教育评价最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教育活动这样的客体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蔡振树 《教育》2011,(2):54-5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每位教师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体系及新目标,理解新课程在结构、功能、内容、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变革,从而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掌握新教材的新功能、新特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科研素质和水平,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校本教研尤其在新课程下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