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7篇
教育   1740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天水方言作为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甘肃方言的一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声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黄小娅  林英  唐晓阳 《图书馆论坛》2003,23(3):59-61,53
我国最早的一部粤方言词典《广东省土话字汇》,是19世纪初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新教传教士Robert Morrison编纂的。这是研究两百多年前广州方言的珍贵历史资料。根据这部词典的体例特点以及研究者研究的要求与目的,我们设计了《粤方言词典语料库》系统的数据结构,并实现了词汇检索、词汇统计等系统功能,使这本珍贵的粤方言词典得以数字化。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古籍工具书保护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03.
四川话形容词是四川方言中最能体现四川方言特点的语言成分。其结构形式的丰富多彩,体现了造词者对表达效果的刻意追求。这些表达效果主要包括:生动形象的表现力量,好恶分明的感情色彩,铿锵和谐的节奏美感,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04.
张俊阁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5):11-13,33
汉语三身代词发展到明清时期,与社会交际需要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社会交际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上下尊卑关系;另一方面,汉语三身代词在敬称、谦称、傲称、蔑称的表达以及性别差异标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位.于是三身代词与其它称谓形式组合使用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偿性手段,这种手段可准确地表明人的社会地位、充分展现使用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5.
如何克服方言语音语调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是我们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出一种克服方言语音语调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四位一体教学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6.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07.
慈溪话中的"勿"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慈溪话否定副词的用法。考察以慈溪话中否定词"勿"的语义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勿结构""勿字句"以及与"勿"有关的合音合义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08.
"来~"是吴方言常见结构,北吴语桐庐方言中的"来汉""来里"可兼做动词、介词和助词。从方言内部看,两者在指示位置、表示时态意义和后接地点名词时呈对称分布;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看,两者与动词的搭配情况与现代汉语的"在"和"着"有所不同。对该结构的特征归纳与语感调查,将在应用层面有助于《桐庐方言志》(1992)的讨论与修订。  相似文献   
109.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没有撮口呼或者撮口呼变成齐齿呼是蒙自方言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结合蒙自方言形成的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揭示出撮口呼在云南蒙自方言中读为齐齿呼的规律,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附加式形容词在西安话的形容词中占有较大比重。西安话中的附加式形容词在结构方面可大致分为"A活?A实?A气"、ABB和"A+其他词缀"三种类型;句法方面,它可在句中做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部分可重叠或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的修饰;表义方面,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生动贴切、色彩鲜明;语用方面,它总体上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能产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且同类型词语的连用能够起到工整句式、补充意义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