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7篇
教育   1740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韵母的角度将永州“清音不送气型”(道县江永型)土话6个点与桂北平话8个点进行比较。总体来看两者之间韵母比较项中具有一致性的项多于差异性的项;就差异性的项而言,桂北平话各点与永州土话中的“清音不送气型’’土话韵母存在基本一致、有一定差异、差异较大的不同情况,这应该与桂北平话中本身存在不同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2.
博白地佬话是一种粤语次方言。突出的语音特点有: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精组读舌尖前音,知庄章组读舌叶音,两者对立;没有撮口呼;蟹开三四等读洪音[-ai];止摄开口三等的今读韵母不同,帮端系是一种读法,知见系又是一种读法。  相似文献   
73.
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之",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近指代词,表示"此、这"意义,这一用法在贵州方言中仍在使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之""这(這)"的字源及近指意义词源,认为"之"并非普通话"这"的方音读法,贵州方言中"之"作近指词语是古汉语词义的遗留;而本方言中将普通话中的"这些、这个、这时、这里、这样"等"这"类语词读作"之些、之个、之个时候、之点、之个样子"等"之"类词,是一种同义换读现象。  相似文献   
74.
甘谷话、礼县话中有一些读音相同的音节,主要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舌尖前、后音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一些音节,例如“租粗粟、竹出书如”等,学者们对其拟音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其声母部分与介音结合所形成的特殊音素争议最大。要真正准确地模拟这些音节,既要重视汉语语音声韵结合的规律,还要充分考虑方言中语音继承上的规定性、语音在生理上的制约性,因此要重视对等韵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该方言现实状况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75.
洛川(甘杰村)方言的四个调类在调值上表现为“平声(阴平、阳平)低,上去高”.蟹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二等(多数),以及效摄的韵母依据调值的高低分化为两类:蟹摄平声为[ε]类,上去为[εe]类;效摄平声为[(o)]类,上去为[(o)o]类,遵循“低调低舌位、单韵母,高调高舌位、复韵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6.
大量叠词的使用是福州方言童谣的突出特点。研究主要从声音叠词、动作叠词和性状叠词三方面入手,旨在分析不同叠词形式背后所隐含的儿童趣味与生活美感,由此探寻出成人对儿童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77.
大埔客家方言属于兴宁小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方言相较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更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对大埔客家方言音系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描写研究,阐述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并借用实验语音学的技术手段绘制元音声学图及声调绝对时长图。所记音为县城湖寮音。  相似文献   
78.
这篇文章中,根据有现代维吾尔语文学语言和其他方言土语有关的研究及其特点,以比较的方式分析出且末土语的独有特点和差异。以此补充有关且末土语的研究,进一步深刻维尔语方言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反切词语是包头方言以至晋陕方言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与反切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其形成有两个阶段,即秦汉以前由急读缓读形成的不自觉反切阶段和汉末魏晋南北朝的自觉反切阶段。魏晋南北朝阶段风靡全社会的反语活动,是反切词语形成的重要基础,促进了反切词语的成熟和发展,反切词语从此在民间以及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中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80.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角色定位与创新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言为载体和平台的新闻节目要定位于清晰明快并易于接受,节目内容要永葆创新保持活力。因此,要精心筛选节目内容,真实展现、深刻报道新闻事件,寓地方特色于节目之中。方言类新闻节目为了追求新闻的猎奇性和故事性,有时以纯粹的娱乐方式对新闻进行报道与解读,难免使新闻陷入低俗媚俗平民化的发展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