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16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李亚琴 《现代情报》2017,37(7):79-83
用户在线消费评论是电子商务平台客户评论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潜在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法对B2C电子商务平台用户评级和用户评论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网站用户评论存在显著差异,用户评论受商品类别的影响和中美网站用户评论存在文化差异。研究结论对完善平台用户评论管理和营销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2.
对1994年以来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表明,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应当抓住“评估”契机,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3.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教育管理学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自陈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4.
我国在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时候,培训内容的选择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问卷调查研究及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所设定的教学技能比较分析,来确定我国教学技能的类型,为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5.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以2005-2015年在数据库中与网络环境的学习动机相关论文作为样本文献,并以文章发文数量、作者单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领域为研究类目进行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6.
207.
网络为知识的群体建构和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建构性的交互机会,但是, 研究表明,这些机会和优势是无法自动产生的。本文从促进学生参与、发展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角度入手,尝试了学习者自我评价的方法,即把对学习者学习评价的一部分职责转移到学习者身上。本文首先介绍了这种分析方法的缘由和具体的实施细节,然后提供了一个学习者按照这种方法分析自我学习过程的例子,最后作者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参与和元认知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知识的社会性建构。  相似文献   
208.
教育政策是公共权威部门有目的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教育利益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体现为:教育政策是各种相互冲突的教育利益的协调,是价值负载的,是政策“文本“和政策过程的统一.从这一内涵出发,可以建立教育政策分析的三维结构:价值分析主要回答教育政策的价值准则;内容分析主要回答教育政策的目标、手段和对象;过程分析则关注教育政策的从制定到执行、评价的所有形式化阶段.这一分析结构符合教育政策的研究特点,提供了教育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9.
社会性交互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的远程教学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于不同类型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的研究。通过研究基于Moodle平台的一门网络培训课程,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课程讨论区的交互密度,确定积极参与者和消极参与者;参考Mazzolini和Maddison的网络教师帖子分类标准,统计他们的交互时间段,发现"争先"和"滞后"两种不同的发帖方式;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体系,分析其不同交互内容的比例,得出积极参与者的交互多为较高层次的认知行为,而消极参与者的交互多为较低层次的认知行为,进而为远程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交互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理解与翻译,历来是争议的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内容,然后重点对比分析了梁宗岱先生,屠岸先生,金发燊先生和李杰先生对其的翻译。各个译本各具特色,可以帮助读者多角度欣赏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味和其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