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猪PIT-1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旨在寻找改良猪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PI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猪PIT-1基因的Rsa 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杜洛克猪未检测到AA型,BB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B频率高于等位基因A,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A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B基因型频率高于AA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表明,PIT-1基因型对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遗传效应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PIT-1基因Rsa I酶位点都存在多态性,但PIT-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生物学教学》2008,(12):73-73
据东方网2008年6月14日消息,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联合发布新闻公报说,包括肺癌、乳腺癌及胃癌等癌症在内的共计35种疾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信息于2008年6月12日开始在日本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的网站公开,这是对罹患这些疾病的日本人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研究人员针对每种疾病都选取约200名患者的DNA样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选取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上的C1772T单核苷酸多态(SNP/C1772T)解析,并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该多态位点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适应性改变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02名中国北方士兵.受试者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50 W、100 W、150 W下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应用PCR-RFLP解析HIF-1α基因SNP/C1772T的基因型,采用关联(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研究18周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变化量与HIF-1α基因SNP/C1772T关联性.结果:1)HIF-1α基因SNP/C1772T基因型在士兵中分布频率经卡方检验[x2(df=2)=1.05,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SNF/C1772T的CC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EDD)、舒张未期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PWD)等变化量与C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表现出明显改善(P<0.05,P<0.10),其增长率分别为90%,4%,2%;左心室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T)变化量也表现为高于CT基因型的趋势(P<0.1);3)SNP/C1772T的03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递增负荷实验150 W时CC基因型受试者SVI、心功能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OI)的变化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SV、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变化量有高于CT型的趋势(P<0.10).结论:HIF-1α基因SNP/C1772T多态性OC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指标LVMI、EDD、PWD和功能指标COI、SVI等敏感性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24.
GPAT基因对蓖麻储存油脂(triacylglycerols,TAG)的合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从分子进化角度研究蓖麻GPAT的多态性,参考GenBank中编码蓖麻GPAT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来自32个不同地区种质的GPAT进行测序,获得32个长约741bp的基因组序列。多态分析表明:在741bp的区间内共发现1个SNP,频率为1/741bp,多样性指数Pi为0.00069。结果表明GPAT基因与种质油含量和种子大小的关系均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分析了GPAT基因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与油脂数量和种子大小性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青海科技》2014,(2):87-88
<正>一、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间差异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近年来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26.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是新发展起来的检测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技术,在部分变性的条件下,根据发生错配的异源双链DNA和完全匹配的同源双链DNA分子的特点进行SNP检测.DHPLC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准确灵敏、快速、经济等特点,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选取低氧反应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序列上rs10459953、rs106082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研究其与低氧训练后生理表型指标关联性。方法:采用关联研究方法(AssociationStudy),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实验解析技术,选取35名健康受试者在模拟海拔2500 m高度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i-Hi-Lo)。研究iNOS基因SNP rs10459953和SNPrs1060822与低氧训练后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等生理表型指标关联性。结果:1)4周低氧训练后,SNP rs10459953不同基因型之间VO2max、Hb、RBC变化量均无显著性差异。2)4周低氧训练后,SNP rs1060822不同基因型间Hb、RBC变化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基因型受试者Hb、RBC显著增加(P<0.05),且在低氧环境下定量负荷实验中,SNP rs1060822的CT基因型受试者低氧训练后期SpO2动态曲线显著高于初期(P<0.05)。结论:iNOS基因SNP rs1060822与低氧训练后血象指标存在一定关联性,CT基因型表现出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位点+46(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运动耐力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汉族人群,依据运动耐力素质的差异分成优秀运动耐力组(EEA)48人和普通组(SC)55人,采用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受试者ADRB2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通过χ2检验分析优秀运动耐力组和普通组之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两组中ADRB2基因型的发生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EEA组和SC组的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经χ2检验发现,两组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据表明在广东汉族人群中ADRB2基因A46G多态性与运动耐力相关。  相似文献   
29.
《大众科技》2007,(12):10
据近期出版的《国际生物信息研究和应用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在人体肥胖症中起主要作用的新证据。新发现虽然源于具有异常高肥胖症比例的现代北美印第安人的遗传基因,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肥胖遗传基因有可能同样存在于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30.
寻找和确定功能基因对于治病和防病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找到了致病基因,也就找到了疾病的根源,从而可以找到有效的药物或基因疗法的手段,有效地治愈疾病。那么,功能基因是如何找到和确定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