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教育   16568篇
科学研究   2293篇
各国文化   153篇
体育   1183篇
综合类   519篇
文化理论   215篇
信息传播   466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881篇
  2014年   2286篇
  2013年   1724篇
  2012年   2251篇
  2011年   2445篇
  2010年   1766篇
  2009年   1807篇
  2008年   2448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307篇
  2005年   1339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新时期网络信息服务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川 《图书馆学刊》2003,25(3):31-32
对党校信息管理中心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党校信息管理中心应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丰富和完各自己的信息资源,建立特色馆藏,开拓信息服务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2.
对现行文件中心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务信息公开是一种国际化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政府实现“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职能的重要前提。最近 ,档案部门从促进政务公开的大局出发 ,积极主动地开展现行文件的开放工作 ,继广东深圳、北京昌平、江苏常熟之后 ,各地综合档案馆的现行文件资料阅览中心相继建立 ,一时间 ,全国档案系统的现行文件中心热不断升温 ,在媒体推波助澜下 ,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片令人欣慰的繁华景象。归结业内人士和媒体对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评价大致有四个方面 :其一 ,它是政府信息对外开放的有效形式 ,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 ;其二 ,它是档案部门…  相似文献   
53.
古楼今韵     
我用长安美术出版社1961年6月版《西安名胜》彩色美术明信片中的"钟楼"片为载体,自制了下图这张2003-6-1"西安钟楼"邮票的极限片。票图正面单景式的钟楼建筑只见楼,没有钟;片图上的钟楼建筑则具立体感,且有楼有钟。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明信片的片图为彩色照片,而非当时所普遍使用的黑白照。  相似文献   
54.
55.
56.
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笔者经过实际教学的探索,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7.
18 4 3年上海正式开埠后 ,很快从一个中等县城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重要贸易港口 ,跃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尽管在近代中国的许多口岸城市中 ,也有各种出版中文书刊的书局、书庄和书社 ,但没有一个口岸城市像上海一样出现如此发达的出版群体 ,形成类似像上海一样兴旺的出版市场。上海出版者创办的报刊、出版机构 ,数量之多为其他口岸城市所远远不及。据史和等编的《中国近代报刊名录》,从 1815至1911年 ,海内外共出版中文报刊 1753种 ,其中由上海出版的达 4 6 0种 ,占 2 6 %。从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58.
59.
60.
张妍 《学语文》2005,(3):33-33
中规中矩是这篇议论文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所谓“规矩”就是要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结构,这种看似简单的要求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命题的立意,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篇《有用者,即是“材”》开篇即提出了:“有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标准”这个中心论点。其次全文在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过程中,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今到古,从道理到事例,有条不紊透析事理。最后,小作者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归纳出“一个人在自己特定的发展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出了社会价值,那么他一定是有用的。那么他一定是位专业人才”,呼应了前文,进一步深化了主旨。再次,本文的作者对材料的选取与剪裁都用了一番心思,文章所用到的材料,既典型。又贴切;既熟知。又新鲜。如曹操与关羽、信陵君与侯赢的事例,宗庆后的“娃哈哈集团”的例子。引用潘长江的“语录”等等,文章血肉丰满,说理鞭辟入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