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成都龙泉山作为案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近郊自行车旅游对骑行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城市近郊骑行男性占90%左右,远远超出骑行发展成熟国家的性别比例;自行车旅游能够显著改善骑行者耐力、心肺功能和抵抗力,能够防治某些特定的疾病;自行车旅游通过自身心理、与他人人际关系、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四个层面对骑行者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影响超过身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自行车是一项集速度、力量和耐力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特别是专项体能要求较高。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包括有氧代谢能力、无氧代谢能力和专项力量,以及骑行技术与有氧、无氧能力的关系等。对国内外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建立室内功率自行车踏频递增骑行和一次力竭骑行2种运动模式,探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3个轴向上的加速度计数变化评价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骑行状态下下肢骑行稳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青年男性自行车运动员等分入优秀组(EG)和普通组(NG)。2组运动员在1周内分别进行Wattbike功率自行车递增运动负荷骑行测试(GXT)和模拟1 km计时骑行测试(1 kmTT),2次测试间隔72 h。测试中分别在运动员的右腿腓骨头下缘和外踝上缘固定1个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测量膝、踝关节在矢状轴(SA)、冠状轴(CA)和垂直轴(VA)方向上的加速度计数。结果:(1)GXT中,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3个轴向的加速度计数均表现为VA>SA>CA,并随着骑行频率的提高而有所增加;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VA轴向加速度计数均与骑行功率显著相关(r>0.9),仅NG组膝关节CA计数与功率存在中度相关关系(0.70.8,P<0.01),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膝、踝关节的CA加速度计数变化可有效评价下肢运动环节的骑行稳定性,CA计数增加提示下肢稳定性降低。膝关节SA加速度计数是反映运动员踏蹬过程中是否有主动抬腿上提、促进踏蹬圆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马国强  刘茂  唐琪 《体育科研》2016,(4):91-94,99
自行车骑行效率通常被定义为自行车骑行过程中一定氧耗和能耗水平下的功率输出,自行车骑行能力的增强,多伴随骑行效率的提高。性别、年龄、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会对骑行效率产生不同影响;而自行车骑行过程中踏蹬技术、身体姿态,甚至运动器材的变化,则可通过改变踏蹬过程中骨骼肌发力和能耗影响骑行效率;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骑行效率与训练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阶段性的肌力或专项训练可能通过提高做功和能量节省化促进骑行效率的。  相似文献   
15.
以某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的1 343起出保险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潜在因素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将伤害严重程度分为未受伤和受伤2个等级,从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属性、车辆属性、道路属性和环境属性等因素中选取12个自变量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责任中的变量“其他交通参与者责任”具有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特征,且具有均值异质性,表现为事故责任是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事故会增加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的可能性,机件故障则能减少其增加幅度;女性、路面平整度良好、路表状态干燥、夜间、单车事故、双方责任事故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的概率.研究结果为制定保障共享电动自行车驾驶者交通安全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Taylor&Francis数据库中对相关研究进行检索,主要汇总、分析有关骑行中肌肉激活和协同的研究文献。结果发现:肌肉的募集模式和协同激活影响到全身的代谢功率、曲柄上的输出功率以及骑行的总效率;下肢肌肉的激活在蹬踏过程中普遍存在双边不对称现象;一个完整蹬踏周期内不同阶段的下肢肌肉激活水平有差异,曲柄角度、地形、姿势、蹬踏频率也会对肌肉的募集产生影响;膝关节疼痛、肩颈酸痛、腰背疼痛等与肌肉异常工作有关的非创伤性损伤在骑行者身上频发。后续的研究可以着力于探究通过调整设置更匹配个体参数自的行车设定去改善非创伤性损伤中肌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马国强  李之俊  杨涛  刘茂 《体育科研》2010,31(5):63-66,69
在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课期间,设计了在训练组间间歇先恢复骑行再按摩的消除疲劳干预模式,与仅进行按摩和恢复骑行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按摩放松可有效缓解运动员场地大强度力量耐力训练后局部肌肉的酸胀、疼痛感,对于保证训练强度作用显著;而主动恢复性骑行可改善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加快代谢产物消除,预防疲劳积累。初步确定在力量耐力训练组间间歇进行恢复骑行10min后再局部按摩10min的个体化最佳疲劳消除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69-770,786
争先赛是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争先赛资格赛200 m计时赛是场地自行车速度负荷强度极高的项目.行进间200 m计时赛的弯道骑行技术是影响专项速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全程技术动作过程中最复杂、掌握和控制难度较高的技术环节.运动生物力学是科学监控和诊断该项目在高速骑行状态下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弯道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运动两人跟骑的空气阻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人、车实体风洞试验,测试两人跟骑空气阻力随风速、距离和侧面迎风跟骑的阻力变化,目的在于了解自行车运动员在骑行中不同骑行姿势的空气阻力变化情况,为自行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坡道骑行对发展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不同坡道结合齿轮比率的变化方式进行训练,提高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膝关节股四头肌与绳肌肌力的功能。用Cybex-600型等速测力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3个月的坡道骑行训练对受试者股四头肌和绳肌肌力在4种不同速度的测试中,PT和TW值均有显著提高。提高幅度随速度的增高呈上升趋,300°/s时提高最显著。坡道骑行是一种自然型负荷训练,能使运动员在专项训练的自然情况下有效提高专项力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