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addresses valu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to college‐educated youth as China is going through drastic social transformations under Western influences. It explains how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orces interplay with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bringing about such notable changes as individualism, materialism and moral crisis. Through exploring young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 relative status of China versus the West, represented by the USA, the paper reveals a collective inferiority complex and resulting disloc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manifested as national nihilism and a magnified, empty patriotism. Conclusions are drawn o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with a sound knowledge of Chinese history,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values, and a sensible perspective as regards Western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102.
邓小平在领导宏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成功摸索出了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的改革型现代化模式。这一改革型现代化模式以改革作为内驱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其逻辑基点,内蕴着思虑周密的实现途径、逻辑原则以及实践目标诉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工业化是推动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农业现代化则是韩国社会全面转型的保证.历史上,韩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日本的殖民统治揭开了其被动式农业现代化的起点,而土地改革和新村运动则是其自主式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韩国的农业现代化呈现了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4.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从本质上讲,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治理观向现代教育治理观的转变过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是引入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以突破行政中心主义桎梏;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激发社会参与治理热情,提升治理的有效性。未来,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矩阵式治理结构,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要构建一种良性的治理文化,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创造性主体,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教育发展的福祉。  相似文献   
105.
教育现代化已面临全面实现,然而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却还存在许多误区。《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认识误区,用主体结构理论重新阐释了农村教育现代化。该书的突出特点包括:正本清源,视角新颖——用主体结构理论建构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观点鲜明,实践基础好——指导四川两个农村县域教育现代化实践成效显著;易于阅读,操作性强——理论阐释、历史叙事与样例叙述有机统一,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重要佳作。  相似文献   
106.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7.
梅州自古以来盛有“文化之乡”的关誉。从纵向来看,梅州文化教育现代化发展迅速,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代更是周边无法比拟。从横向比较,梅州的文化教育在前半期呈上升走势,后半期和周边相比则有落后之迹象,总体呈现前升后降的态势。究其原因,既有客家精神的激励,也有经济落后的制约。现代化进程中的梅州教育文化既要弘扬客家传统教育精神,又要突破经济落后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利用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安徽省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分析,并与国内其他部分省份现代化度进行分类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安徽省现代化的程度比较低,加速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促进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比重。  相似文献   
109.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是中国最早较系统地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教育和体育思想的人物之一。他的体育思想和实践是伴随着维新变法斗争形成和发展的,给整个社会留下很深的印迹,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思想的提出包含了教育本身现代化这一课题。邓小平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的现代化都有深入的思考,精辟的论述,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