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08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说文解字》释“登”提出疑议.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得失,概括了两种认识上的主要倾向:“豆非字”之说和“从(?)省声”之说,并结合合源字和文献用例的佐证,对“登”形义的分析作了新的尝试,笔者认为“登”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为进祭之义。  相似文献   
72.
新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个性、主体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3.
游苔莎悲剧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乡》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代表性悲剧小说。小说以爱敦荒原为背景,以游苔莎·斐伊与克林·姚伯的爱情故事为情节,表达了性格与环境对悲剧产生的作用。游苔莎悲剧形成的原因:环境因素、性格因素和偶然因素。  相似文献   
74.
语文教材改革,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对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却存在许多误区,因此,怎样理解新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小二黑结婚》的“才子佳人”人物配备模式、农民化口语的言说模式和评传说书体结构模式的功能分析入手,通过阐述语言和模式对创作的制约关系,提示出该文本以包含封建性因素的形式去表达反封建主题而结果适得其反的悖论所在。  相似文献   
76.
生长抑素是动物体内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重要激素。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对生长抑素的研究成果,从激素的分布、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和代谢等,特别是在生理作用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7.
黄河上游地区云层特征与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加昆  刘海 《青海科技》1999,6(1):19-24
应用1992-1996年4-9月黄河上游河曲段部分气象站逐日02、08、14、20点云量和云状、20-08点、08-20点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4-9月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主要降水云层。对流云和层状层的云层特征,出现效率、地理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4-9月层状云出现频率的15%,其≥0.1mm降水率的50%,地理分布以久治为高值中心,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对流云出现频率的60%、  相似文献   
78.
现代信息业发展的作用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芝 《情报科学》1999,17(2):166-168
本文阐述了21世纪信息业发展的作用,第一,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二,信息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核心;第三,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分析提出了信息业发展的5个特点。  相似文献   
79.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80.
 脓疮草复合体(Panzerina lanata complex)隶属于唇形科脓疮草属,原有6个合法学名。通过从内 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新疆等5个省或自治区的22个居群取样,进行野外和移栽后的对比观测及性 状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对复合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的根、茎   等都是环境可塑性很高的性状,叶次之,而花部、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可塑性较小。以往划分复合体类群   的叶裂程度、茎叶被毛及萼齿形态等几个鉴别性状在天然居群中连续变化,以此划分的几个“种”,不过   是连续变异的极端个体。再结合地理分布的特征,将P.alaschanica、P.kansuensis和P. albescens归并   在P.1anata中,同样可证明P.argyracea不存在。对22个居群11个形态性状的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   与性状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复合体小坚果表面具疣与否、花冠超出萼筒的多少及花干后变色与   否等是其分种性状,以此分种标准该复合体可分为2种:Panzerina lanata(L.)Sojak和Panzerina  parviflora(C.Y.Wu et H.W.Li)Y.Z.Zh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