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085篇
科学研究   43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9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效率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娟 《图书馆论坛》2008,28(2):69-71
分析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效率的现状,探讨文献资源共享效率评价指标的指标设计与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地方文献的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另一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表明文化建设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文化软实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强文化建设,而作为与文化事业相生相伴的地方文献,在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具有根基、凝聚、教育、增值、创新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不可轻言“知识服务”》论点的评析,认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服务。文章分析了“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特殊内涵,并对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可能会引发“问题”的言论进行了思辩。结论是:“知识服务”不可不言,更不能放弃。  相似文献   
24.
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围绕学科建设、丰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完善图书馆的学科采访体系、建立学科导航库以及创建特色馆藏品牌等方面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及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25.
王福 《晋图学刊》2008,(5):73-74,82
从2005年开始,我馆开始负责收藏我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从2007年开始负责我校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统一制作。在学位论文的制作和收藏过程中,探索和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就是把这些经验陈述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博、硕士论文的收藏和管理。  相似文献   
26.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产流失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文献型国有资产的现状和流失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高校图书馆文献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控制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7.
在海量信息中检索时,与用户查询相关的信息常常被漏掉,而与查询无关的信息———信息垃圾,却大量地出现在检索结果中。改进文本信息检索系统的质量,提高检索效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能够影响检索效力的一个易被忽略的因素———修饰语,研究其在文本信息检索中的作用。为此,构建了修正的向量空间模型(Modified Vector Space Model,MVSM),并以英文文本进行试验,进而说明修饰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电子政务的“审计文献资料库”建设的意义及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9.
张颖 《图书馆论坛》2006,26(5):96-98
文章阐述了智力资源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0.
王国强 《图书馆论坛》2006,26(6):354-357
汉代文献在文字载体、书写和排列顺序等形制方面已基本定型。汉代已建立后世所遵循的以内容、主旨为基础的标立书名以及署名、结集的规范,但是先秦某些习惯也在延续。汉代著作方式众多,以注解、汇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