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07篇
综合类   10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对“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在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于学生学习动机、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以及身体形态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发现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人口数量少、参加比赛的次数少 ,教练员的选材方法不全面、队员来源起点低。  相似文献   
83.
“於菟”舞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祭祀山神时驱灾纳吉的一种重要仪式,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舞蹈是以在山神庙举行仪式为序幕,以驱除村庄、室内之邪魔为内容的一种驱邪纳吉民间祭祀仪式活动。由7名土族男青年扮成虎模样进行表演,面部、身体均涂为虎豹纹作为服饰。乐器为一鼓(单皮鼓)一锣。其表现形式以跑、跳、吸腿垫步等拟虎动作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4.
包蕾  刘卉  高维纬 《中国体育科技》2020,(2):39-45,F0003
目的:描述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日常状况下和完成专项动作时脊柱异常的表现及左右对称性,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方法:以9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站立位脊柱X光片拍摄,获得脊柱额状面和矢状面的弯曲方向和角度;使用三维摄像方法定量评价运动员完成后搬腿动作和侧搬腿动作时的脊柱活动幅度;运用后伸肌群和双侧屈肌群测试系统对运动员的坐姿躯干后伸和双侧侧屈等长收缩力量进行测试。比较躯干活动幅度和躯干肌肉力量的左右对称性,比较不同脊柱侧凸方向间躯干活动差异。检验脊柱弯曲角度与躯干活动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后搬左侧腿时的活动幅度显著小于后搬右侧腿(P<0.01),对应躯干向左扭转的幅度显著大于向右扭转幅度(P<0.05)。侧搬腿时躯干活动幅度越大对应的躯干扭转角度越大。胸曲角度与右侧搬腿活动幅度角存在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为显著负相关(P<0.05),腰曲角度与左侧搬腿活动幅度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右侧搬腿躯干扭转角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肌肉力量方面,胸曲角度越大,3个位置躯干后伸力矩峰值越小。侧屈力量上,运动员绝大多数角度下的右屈力量显著大于左屈力量。胸曲角度、腰°曲角度分°别与不同躯干侧屈角度下右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腰曲角度与左屈0、15°、30和右屈15°位置的躯干左屈力矩峰值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艺术体操运动员躯干两侧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存在不对称,后伸幅度左侧大于右侧,侧屈肌力右侧大于左侧;但这种不对称与脊柱额状面上异常弯曲无明显关系;集中于躯干右侧和躯干后伸动作的训练,可能是导致胸曲变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2007年版新规则修改精神为切入点,分析国际艺术体操的创新趋势。表明:艺术体操创新已从“改进型”创新进入“独特型”创新;2007年版规则最大限度地为技术创新拓展空间。认为:我国艺术体操成绩欲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所突破,应抓住这一机遇,认真钻研规则精神,把握技术的创新导向,激活创新思维,培育“共创”环境,多出新成果。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条件下艺术体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实验研究。研究以《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艺术体操即兴创作》作为实验的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审视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对艺术体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推动。研究表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中为教学环境的背景设置创造、呈现、评价与调适提供了开放性、信息化、多元化、审美化平台,具有新奇性、探索性与价值引导等功能,可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图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07年第28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前八名集体项目交换动作所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集体队在成套中的互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交换器械抛物线不准确,多次出现抢接现象.研究旨在了解中国集体队与国际艺术强国集体项目在比赛中交换情况的差距,使之提高对交换难度完成情况的重视,并为备战奥运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摘要:深入剖析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及我国竞技形势,有利于切实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圆满完成2020东京奥运会备战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分析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及2017年世锦赛艺术体操世界区域和国家竞技实力格局,探讨世界艺术体操优势集团国家竞技实力结构特点,纵向梳理2009-2017年间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世界级赛事上的竞技表现,横向审视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竞技形势,预测未来局势,并提出可行性的项目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周期波动较大;2020奥运周期奖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周期,应准确把握艺术体操国际发展趋势、切实加强艺术体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争取顺利实现我国奥运备战目标。  相似文献   
8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5名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累进积分和百分位数法制定8~9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评分标准和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90.
汪敏  张鹃  李灿 《体育学刊》2012,(4):107-110
依据艺术价值基本编排评分体系,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编排内容是艺术价值评分体系的核心要素,时空运用形式不均衡、器械动作陈旧化、身体动作低质化影响艺术价值提升的空间。凸显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提升成套动作空间感、保障成套动作完美、提高成套动作整体效果,是提升艺术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