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教育   2篇
体育   105篇
综合类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41.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两方面对女子举重箭步挺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箭步挺下蹲撑铃点高,人体重心下蹲撑铃不太迅速,杠铃上升距离长,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大。但是箭步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大,稳定性高,稍有不慎也不会导致动作失败。箭步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短,起立距离也较短,消耗的能量少。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讨亚高原训练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国家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进行4周亚高原(847m)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白细胞水平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2)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并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维持较高水平;而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压积未见明显提高;(3)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并持高值;血尿素水平总体趋势呈现低-高-低;(4)睾酮水平与血清皮质醇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结论:亚高原训练能明显提高举重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训练负荷刺激强度,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不利方面是疲劳恢复较慢,睡眠较差,免疫力降低,精神兴奋性也有所下降等。  相似文献   
43.
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举重运动员经血量(MBL)明显低于其他健康女子,也明显低于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女子举重运动员血清 T明显高于普通健康女子,与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员无显著差异。在经期中,随运动负荷的增加。MBL呈减少趋势,血清 T和 HB呈递增趋势。由此提示:这些变化可能是运动员长期从事举重训练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44.
中国残疾人举重队备战世锦赛集训技术攻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残疾人举重集训队,冬训成绩与全国锦标赛、悉尼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对比,对重点运动员,运动员安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迅速,女子某些级别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男子实力差距较大;对于采用"进二退一"的训练安排,经过尝试,证明在当前条件下,此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5.
根据举重项目和崔文华的特点,我们抓住关键问题进行了8年攻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地控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同时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提高他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使崔文华最终获得3项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46.
在举重比赛中,难度战术主要表现在申报第一次试举重量和更改试举重量两个方面.运用难度战术必备要素包括:信息、难度储备、运动员与教练员需具备的品质、战机和运动员的制胜能力.在运用难度战术时,制定计划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确定难度需要遵循以我为主原则,更改难度需要遵循策略依存原则.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的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比利时产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四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四次成功抓举动作进行分析。结果:(1)四人在抓举整个过程中,身体压力中心的左右波动幅度均大于前后波动幅度。其中发力阶段左右和前后波动最大,而下蹲支撑阶段和提铃阶段波动较小;(2)与其他阶段相比,下蹲支撑阶段的压力中心运动轨迹最小;(3)在抓举整个过程中,身体稳定性顺序为下蹲支撑阶段〉提铃阶段〉上举阶段〉发力阶段,阶段总压力差表现为发力阶段〉下蹲支撑阶段〉上举阶段〉提铃阶段。结论:四人在抓举过程中符合"近、快、低"、和下蹲"低、稳"的要求。付小娟需加强提铃和上举阶段身体的稳定性,郭晴和张茜需加强发力阶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中国女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进行测试,分析了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9.
通过录像解析、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举重挺举预蹲上挺中创新型技术——“双屈式”上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认为“双屈式”上挺技术通过屈膝预蹲时配合相应的屈髋和翘臀的动作,使预蹲发力蹬腿同时能够辅以较大的伸髋动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腰背及腿部力量,加大了杠铃最后的上抛速度,从而能够提高上挺成绩;预蹲屈髋时杠铃重心水平前移导致的人体和杠铃总重心的前移,可以通过适当的翘臀动作予以弥补,以保持总重心的稳定。  相似文献   
50.
当今我国男子举重的格局与我省的比赛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4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成绩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男子举重广西、江苏位居全国前列,两广在中小级别上称雄,东三省则在中大级别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江苏发展较为全面,而我省只能在中大级别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我省运动员抓举及挺举的成功率严重偏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