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孔德 《武当》2001,(1):50-52
本首诗主讲戊己“彼我”大用。“中宫戊己自知音,二物媒来共一心。”“中宫”即五行之土位。五行之设,是古代圣哲对现象世界构成与演化,其基本元素类别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即一个循环圈态中各个环扣的特性与作用)所下的抽象分类定义名称。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土在五行中居于不偏不倚、利生四行、团结四行的中位。这个“中”是个抽象的“中”,即没有确切的定位,表示不内不外、无偏极、相对静止、具有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2.
赵宝安  周广卿 《精武》2005,(3):35-37
五行通背肘法单操 引手抱势:虚步,重心前三后七。前手掌心朝下为阳掌,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后手掌心朝下为阴掌,藏于前手肘下,两手在中线上交替动作,整体动作如毒蛇吐芯(图1)。  相似文献   
133.
赵宝安 《精武》2005,(3):46-47
韩鹏尧(1900~1974年)山东莱西人,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一副书生面孔,自童年时随父亲来大连在西岗区东关街菜市场开了一家磨坊,吃穿有余,按现在话说应为“小康”生活。韩鹏尧从小就喜好听武林游侠故事,整天缠着父亲要习武功,其父便出资将他送到在大连设场专教通背散手的密友吴振东门下。吴振东河北文安人,  相似文献   
134.
《武当》2015,(4):44
该书社隶属武当山特区地方志办公室,主要经营武当文化、武当武术、道教文化、武当摄影集等图书,以及武当风光、武术等光盘,开展有批发、零售、邮购、互联网销售等业务,热忱欢迎读者邮购。详细书目,请登陆武当在线网、武当山地情网。如需订购,请提前电话联系,汇款时请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及电话。联系人:吕允娇联系电话:(0719)5663345 5661096武当在线网:http://www.wudang360.com E-mail:wdssxss@163.com  相似文献   
135.
《武当》2015,(4):75
下半月刊《武当·健康与生活》价:10元好消息DVD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VCD光盘《八卦掌教程》康戈武主讲,双碟,价60元;《智深拳》45元。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之定步十三式价:27元。《解读六合心意拳谱》是马琳璋老师集一生广采博览众多武术书籍集合而成的武术指导性书籍,是每个学练心意六合拳的人必看的书籍。全书220页,约20万字,主要介绍了心意四把捶和心意六合拳的精髓十大真形和灵法。文字和图形并茂,理论解释清楚。价252元  相似文献   
136.
文章以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为依托,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对"茶圣"陆羽的出生、平生行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陆羽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基于"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中探讨《五行》思想的部分.《五行》将"知"视为觉醒认知能力之过程,并将之分为"圣"和"智"两种.在此格局上,《五行》设定修养过程为:借由"智"之觉醒察觉到"贤人"之"德",通过模仿"行"本身来掌握"仁""义"等,从而实现"人道"之"善",进而从此阶段上升,借由"圣"的觉醒达到"天道"之"德",亦即能够在"德之行"的层次实践"仁""义"等.另外,《五行》"说"的相关论述中,"说"的作者用"仁气""义气"等术语对上述过程加以解说.从这一点可推测出《五行》的思想与《性自命出》的"性即气"的思维方式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38.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五行》与孟子思想关系的部分.孟子思想的形成虽然受到了子思《五行》的影响,但其中不动心体验往后的修养模式,却完全舍弃了《五行》中的理论.也就是说,孟子 舍弃了《五行》中"性即气"的思维,将"心"放置在"气"的上位,并以"心"为基础展开了四端说.通过这种立足 于"心"的修养论,孟子彻底解决了"性即气"思维模式中所包含的问题.而这种从"气"至"心"的转换,正是使孟子成为独具一格之思想家的重要之处.  相似文献   
139.
风水理论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中神秘而有趣的现象之一,其中有诸多关于植物选种、布局的论述,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在选择及配置植物时,需要符合植物的生态特性,这样才能起到调节环境气候,改善空气的温湿度及空气的流动,满足人们养身心、怡性情的作用。以风水学及植物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植物风水属性,以及庭院、村镇风水植物栽植的分析,探讨了植物在风水理论中的生态学意义,其目的在于合理利用植物优化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140.
水为万物之源,具有众多的矛盾统一性,如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刚与柔,净与污等。随着对水认识地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心性也随之渐变,从水灾恐慌到自然敬畏,再到水性崇拜,认识与心性的慢慢积淀,又通过演绎、归纳、抽象而逐步发展、成熟,而产生了阴阳五行,风水文化等,也形成了道家有无相生、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哲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