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07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陶莲云 《上海教育》2009,(15):30-32
【主要贡献和实践】 创办市西中学。市西初创时期,由于战乱,办学条件极差,赵传家不怕困难,依靠教师、家长、社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市西中学发展成为初具规模且有一定影响的学校。  相似文献   
9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它镌刻着无数熠熠生辉的华丽诗章。捧读唐诗,含英咀华,我们深味其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语言的音乐;也是跳动的心声。围绕高考考查内容和唐诗的特点,学习研究唐诗,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3.
英国学制没有与我国相对应的初中,大体上5—11岁的孩子上小学,11—16岁的孩子进人中学(high school有时称secondary school),这期间的学习根据学生年龄和基础学力分为若干关键阶段(key stages),义务教育阶段与我们的初、高中相对应的分别为学段3(11—14岁)、学段4(14—16岁)。学段3和学段4的口语交际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4.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5.
日本自2002年以来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开始实施以宽松教育为主旋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既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注目,也遭到了众多非议。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学力崩溃、学力危机等焦点问题的升温,将宽松教育视为学力低下之诱因的呼声更是越来越高。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09年2月对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①再次进行修改,这意味着经历了艰难改革历程的宽松教育宣告结束。探讨日本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分析其是非曲直,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教育课程改革可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日针对近年恢复小6及国3国语、算数(数学)两科实施“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全国性学力测验)”方式的争议设置专家会议,由全国遴选18位教育专家、学校教师担任委员,并召开首次会议,检讨相关改进事项。  相似文献   
97.
吴益 《今日教育》2010,(11):45-47
针对课改实验产生的新问题,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力、学习力都在课堂,在每一节课教学的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98.
以学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升学考试压力的加大,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解决由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厌学、逃学等问题,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教育引导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提升“学力”,基础教育改革应以学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的身心真正地回到课堂,促使学生的学力不断的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99.
对学力研究的扫描、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力,即学习者的学习实力,是有关学习者的学习素质的综合性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视角。针对中日两国研究者从“教”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应然”内涵,本文提出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实然”状态,建构生态学的学力研究范式.以生态学力教育来丰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0.
学校日常教学的主要课程形式是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主要处理基础且核心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所有学生必须具备的教学基础;相对应的基础性学力主要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态度、基本学习能力和结构化的基础知识.概念是数学的根基,是基础性知识的核心,所以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核心就是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