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4694篇
科学研究   534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367篇
综合类   236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7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732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庄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老庄哲学对其形美、德美、道美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92.
明代亳州人薛蕙所著《老子集解》很有特色:集解取材广泛;诠释《老子》文字用韵;对《老子》文本解说求其原意;在解说中对朱程理学进行了批判;在诠释中论述了自己道体本虚,道和性命同一的见解;从《老子集解》可见明代社会思潮的变迁。  相似文献   
993.
以道思考人、感悟人生是老子大美学观的基本内涵。老子从本体义、发生义出发,把道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把道作为思考人生的本体。道既是自然之道,又是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994.
老子是人类轴心期的重要思想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使道获得了本原、本体的内涵。该道具有实有而无形、超越感官和语言、浑朴虚静、兼赅有无、 独立永恒、自然无为的特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而非一般的物质或精神实体。他关于道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社会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臧树伟  陈红花 《科学学研究》2020,38(6):1132-1141
全球竞争背景下,本土品牌厂商的创新赶超之路变得愈发艰难。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厂商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轨道,试图通过“换道超车”来重构竞争优势并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借助芯片行业换道超车典型案例,对本土品牌厂商如何通过连续“换道”实现创新赶超的路径演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本土品牌厂商创新赶超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技术换道”与“市场换道”双轨并进,还需要通过跨界领域探索、低端锁定突破、商业生态重构等众多“换道”环节进行逐步推进。研究还发现,市场环境、技术特征、制度供给等机会窗口因素以及机会响应、组织学习、创新颠覆等企业能力因素,在本土品牌厂商创新赶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研究发现,为本土品牌厂商理论应用实践以及政府制度供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6.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基因并非主要来自弗洛伊德,而更多地来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主要表现为:1、在人格目标上,荣格通过对“道”的理解提出了“真我”及“真我实现”概念。2、在人格结构的协调关系上,荣格继承造家“自然无为”、“天人感应”思想,提出了共时性原则。3、在人格类型上,荣格依据阴阳八卦本体论提出内外倾概念和八种人格类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西方道家文化热中的一朵奇葩,其研究为中西文化深层沟通融合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发掘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97.
“史意”概念的提出,是清代学者章学诚对中国史学传统的认识和对当代史学现状的不满有感而发的,章认为,从春秋以来到司马迁、班固和刘氏父子所形成的史学精神,渐为后世史学家所遗失,所以,他应该继承孔子著《春秋》的精神宗旨,发挥文学对现实的教育意义,史学应该“决逝去取、各自成家”,史学的任务是要做到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达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史学要起到稽古鉴今、借以经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宋真宗掀起北宋时期第一次崇道高潮,其原因除封建史家所认为的王钦若的怂勇外,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农民起义到处发生,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入侵,民族矛盾也较为尖锐。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老子》的道论和辩证法入手,从忧患意识、辩证思维、审美追求三个方面论述了《老子》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适”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庄子思想的内在意蕴来看,庄子之“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他对“体道”主体心态的生动描绘之中,体道者由“适人之适”到“自适其适”、由“自适其适”到“忘适之适”的心理超越,是庄子批判现实、超越现实、追求人格理想的反映,也是庄子的生命愉悦观和审美观的独特表现。“适”的生命愉悦观给中国古代审美观注入了超脱空灵的血液,开辟了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