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004篇
  免费   1179篇
  国内免费   2169篇
教育   686723篇
科学研究   28954篇
各国文化   458篇
体育   13474篇
综合类   18464篇
文化理论   2041篇
信息传播   26238篇
  2024年   2418篇
  2023年   8772篇
  2022年   5384篇
  2021年   9565篇
  2020年   9896篇
  2019年   10672篇
  2018年   5313篇
  2017年   9628篇
  2016年   12292篇
  2015年   22273篇
  2014年   61095篇
  2013年   48664篇
  2012年   58910篇
  2011年   64678篇
  2010年   56067篇
  2009年   55902篇
  2008年   61639篇
  2007年   48835篇
  2006年   38396篇
  2005年   35918篇
  2004年   33735篇
  2003年   31708篇
  2002年   27225篇
  2001年   22244篇
  2000年   18627篇
  1999年   4854篇
  1998年   3050篇
  1997年   2109篇
  1996年   1567篇
  1995年   1065篇
  1994年   948篇
  1993年   737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33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关注不同的内容并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完成设计任务,并且每一个层次都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把课程设计和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本文还通过一个实践的案例来进一步阐述在高职院校中如何进行分层设计并最终完成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结合内地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特点,提出坚持"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坚持思想育人与心理育人的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的结合,坚持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3.
文章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置学时少,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持续发展的“心”需要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与特性,使新媒体能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出路,开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时代。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儒家“五常”思想承载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品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儒家“五常”思想中汲取精髓,深入挖掘其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资源,积极将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儒家“五常”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在修身立业、财富积累、人际交往、终身学习、信誉至上等观念的培养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思想和文化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转变”,设置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考试周刊》2019,(78):167-168
学前融合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与普通教育脱节的儿童进行重新衔接,使其最终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日常生活。因此,对学前融合教育中教师面临的困境提供对策,是我国改进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8.
社会在飞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随之而提高,素质教育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不再是物质上,而是去追求精神上、艺术上的享受,作为具有培养学生审美作用的初中音乐已受到关注,去构造高效的初中教学课堂以使得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艺术。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