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16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分析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和特征,探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指出我国现有立法在该问题上的缺陷,从归责原则着手,论证学校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在无过错的情况下不应承担法律责任,并对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2.
当前,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障碍,很多与民法的不发达有关.民法全面体现了现代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契合了法治的精髓和本质,是"整个法律制度的核心".制定一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成熟的民法典,有助于法治形式框架的构筑,有助于培养现代型法治社会的合格国民,有助于权利观念的发育成熟和平等理念之催生及发扬.  相似文献   
73.
我国的民法典编纂已从学者探讨过渡到立法审议阶段.民法典编纂给民法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民法学教学中,应当大胆地适当增加民法典中的重大争议内容,增加民法草案中比较成熟的新规定和新制度的相关内容.同时,还要及时调整相关的教学计划,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如何解决知识产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定位已经成为摆在我国立法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知识产权法的本质出发,从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将知识产权法纳入民法典的可行性链接模式,同时也指出了立法中的困惑和争议。  相似文献   
75.
我国现有合同解释规则的成文法化程度不够、体系分散、整合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制约法官自由裁量权、防止枉法裁判的功能。我国应借鉴欧洲统一私法运动的研究成果,以民法典编纂为历史契机,整合、完善我国合同解释规则,实现合同解释规则制度充分的成文法化、体系化,发挥其约束司法权力、维护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76.
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民事权利之一,能否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的争论由来已久。虽然目前各国民法中尚无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先例,但这是由这些法典制定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民法典体系本身也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21世纪社会经济大背景下,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完全符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78.
问:民法通则通过已经20多年了。当时制定民法通则的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79.
知识产权是否应该收入民法典民法典草案起草过程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但是法典草案最终还是没有将知识产权纳入其中,而只是在总则中对其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列为第八十九条。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民法典草案第八十九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就此条作具体的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来,新闻界和司法界所关注的新闻纠纷、新闻诉讼事件有增无减,其中以“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作为内容占大多数。所谓新闻侵权,在《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中心)中法律概念为:“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个人利用新闻作品,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并对新闻侵权的形式亦有明确的界定:(一)内容严重失实;(二)评论严重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