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理解式球类教学作为体育课程的一种发展性取向,为教授球类项目提供了一种课程实施方法。它强调从认知出发,促进学生学习比赛中的策略和技能,进而理解该运动项目的本质,培养学生在各种球类运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比赛表现。文章在分析Bunker和Thorpe最初开发的TGFU模式以及Almond的球类运动项目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以此为模式开发的基本原理,基于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理论,提出理解式游戏教学的设计框架,并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2.
体育进入休闲时代,是社会和谐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在休闲体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中,将会加快球类软化项目的更广泛普及和不断创编.球类运动具有的娱乐性是球类软化项目形成和发展的源头;现代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促成球类软化项目的传播;媒介对球类软化项目的推广等几个主要社会相关联因素促成了球类软化项目的普及和创编.  相似文献   
113.
2009年1月11日,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广州市“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球类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成果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社区、家庭资源,对幼儿球类课程目标及价值、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企业管理中团队效能的相关理论,结合集体球类项目的特征和训练学特点,对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进行分析与研究,明晰了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内涵及衡量指标。认为,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是球队最终产出的综合性反映;从内容维度、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三个方面具体界定了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衡量指标,以期为提高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竞技运动水平提供参考,并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正>在体育课、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裁判能力,使他们掌握有关项目的裁判规则和方法,这样能有效培养锻炼学生的多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在此,笔者将唐山市第一中学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成功做法总结为:一个前提、二个重点、三条途径、四项保障。  相似文献   
116.
水感是游泳运动员的生命,水感和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是一种天生就有的能力。水感不好的人,不管他别的方面如何优秀也很难成为高水平的游泳运动员。虽然我们知道水感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但是它看得见,感觉得到,却摸不着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等,以我国女足、女排、女羽、女乒四项球类运动为例,分析我国女子球类运动在2010年5月国际比赛中成绩集体下滑的原因。试找出这些项目中存在的共性及差异性问题,做出对策分析,为改善目前成绩下滑现象和促进项目水平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8.
球,是幼儿喜欢的体育器械之一,设计幼儿园球类活动,利用皮球、篮球、足球、纸球等球类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19.
球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运动形式,分析了球类活动的特点、球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阐述了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的具体策略,为各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0.
高校的大学生在球类专项课的考核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十分普遍和频繁,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