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79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0篇
综合类   18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余甘子及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糖储备和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递增强度跑台训练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运动模型,研究余甘子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机体糖储备和脂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余甘子可调节运动大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脂肪分解,提高大鼠血液FFA、骨骼肌FFA的含量,节省了糖原的消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机械拉伸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Flexercell细胞拉伸力学装置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5%、15%和25%拉伸应变加载实验,用CCK-8法检测细胞受机械刺激后的增殖变化,采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骨骼肌卫星细胞受机械张力刺激后,发现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蛋白含量增加,其中,15%拉伸应变率的促增殖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刺激可以促进体外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所受刺激的负荷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3.
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脾虚大鼠骨骼肌GLUT4和P38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的糖转运和MAPK转导通路中P38活性的影响.通过6周递增大负荷游泳训练,观察过度训练和健脾补糖对胃肠的吸收功能,骨骼肌的糖转运、储备和P38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过度训练脾虚的大鼠的骨骼肌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P38途径虽然被激活.但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和糖储存被低血糖和胰岛素所抑制.因此没有明显改善骨骼肌的肌糖原储备.2)健脾补糖从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能源物质的摄入、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靶点激活了P38,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速度与合成速度均加快,在末次运动后24 h就使肌糖原达到了明显的超量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讨中药黄芪对游泳大鼠糖代谢的影响,采用实验法检测大鼠游泳力竭时间、不同状态下大鼠骨骼肌HK活性、LDH活性、SDH活性、MDH活性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发现:1)两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比较B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5).2)B组大鼠骨骼肌HK活性在力竭恢复12h状态下显著高于A组(P<0.05);LDH活性在不同状态下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内大鼠LDH活性在力竭即刻时显著降低(P<0.05);SDH活性在安静状态下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组内在力竭即刻时降低(P<0.05);MDH活性在安静状态下B组显著升高(P<0.05),A组内在运动1h时升高、在力竭即刻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能够促进无氧代谢相关酶LDH和HK活性的升高,减缓运动过程中其活性的降低,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能力;可以增加大鼠机体有氧代谢酶SDH、MDH的活性,减缓其活性下降速率及增加其恢复,维持更长的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45.
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不同负荷下膜的抗氧化酶SOD、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膜荧光偏振度(P)及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小负荷训练组骨骼肌细胞膜P值降低,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提高,膜上MDA含量则降低;大负荷训练组较小负荷组肌膜P值增加,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下降。适宜负荷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膜脂的流动性,使膜Na+-K+-ATP酶活性增强,而过大负荷训练则使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膜脂的流动性及膜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6.
目的:为了研究择时营养补充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在自行车运动员营养调控中的应用,为运动时间营养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珠海和深圳训练周期内的营养调控进行研究,测试部分血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以及运动现场测试运动能力.结果:本实验发现,运动员在训练期间进行择时营养补充,男子血清总睾水平增加了9.22%(P<0.05);血清CK水平下降40.61%(P<0,05);动态追踪Hb、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在训练周期内,Hb呈下降趋势,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训练前后比较下降了9.74%(P<0.05),而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以择时营养补充方法应用于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营养调控,并遵循"择时补充、联合补充、个体化补充和交替刺激"的原则,可提高运动员体能和促进体能恢复,对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运动后骨骼肌机能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不同频率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和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6 h,连续4 d;以静置培养的卫星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卫星细胞周期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下骨骼肌卫星细胞M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张应变刺激后的细胞形态为典型长梭形,且排列呈方向性和规律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0.5 Hz和1Hz组的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0 Hz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MGF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但仅有1 Hz组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机械张应变刺激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和MGFmRNA表达,且与张应变刺激的频率有关,其中1Hz的刺激频率最适宜.  相似文献   
48.
运动应激导致机体骨骼肌细胞内的相对能量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机体恢复相对能量平衡状态对机体运动能力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AMPK在运动适应过程中对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维持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在一次性运动中AMPK的激活具有运动强度依赖性和运动时间依赖性.AMP/ATP比值改变是运动适应过程中AMPK激活的主要机制,Cr/PCr比值、葡萄糖等细胞内其他能量物质状态、H+浓度变化和LKB1等骨骼肌AMPK上位激酶的变化对AMPK激活也有影响.阐明了在运动适应过程中AMPK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Akt对骨骼肌质量的作用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kt,又称蛋白激酶B ( PKB)对骨骼肌的生长和代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相关的多种分子信号通路在骨骼肌质量变化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综述与骨骼肌质量变化相关的两个主要信号通路:一方面是与肌肉萎缩相关的Akt1/FOXOs/MAFbx/MuRF1信号通路;另一方面为与肌肉肥大相关的PI3K/Akt/mTOR/S6K1信号通路,从两方面介绍Akt在骨骼肌质量变化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此外,结合以上信号通路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解释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所导致的肌肉质量变化的分子机制,为运动状态下骨骼肌质量变化的分子机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从而为治疗与骨骼肌萎缩相关联的疾病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
不同磷脂补充对运动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源性磷脂补充与大豆磷脂补充对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为磷脂补充应用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肝源性磷脂与大豆磷脂,并制备其灌胃悬浊液,对50只昆明种小鼠进行两周的灌胃实验,一次性力竭游泳后提取其股四头肌细胞膜,测定其MDA、SOD、Na+-K+-ATP 酶活性及荧光偏振度P、微粘度η、膜脂流动性LFU等指标,并设限食组.结果:力竭运动显著增加了细胞膜MDA的表达,降低了SOD和Na和Na+-K+-ATP酶表达,磷脂补充减少了运动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细胞膜流动性指标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在运动后增加,LFU在运动后降低,磷脂补充降低了这些变化的幅度,且上述指标均表现为肝磷脂效果显著.结论: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磷脂补充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细胞膜损伤有较强的修复作用,肝源性磷脂效果优于大豆磷脂,且不会对小鼠体重及饮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