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699篇
科学研究   14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20世纪90年代几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作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来抵抗现代文明中的消极成分,意图建立一种集传统和现代精神的新的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52.
黄帝战蚩尤,是平定叛乱的军事斗争;黄帝战炎帝,是反对分裂的军事斗争.黄帝总结了两战发生的经验教训,加速了肇造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历史进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并开始实行了选贤任能的“禅让制度“.  相似文献   
53.
步入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要重视研究网络化,探索对读进行道德教育的新特点;要善于依托网络环境,重塑大学生们新的精神生活;要不断开发网络明,完成对读道德化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转换,努力促进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开创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4.
《木摇马上的赢家》写于20世纪20年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时期,故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正是人的善良与美好的本性在工业社会被扭曲的客观现实及其可怕后果.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并佐以一定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技巧,通过对悲剧产生的自然环境、木摇马的“信息”的描写以及标题中反语的运用,来完成对主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55.
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和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承构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选择,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向。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了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6.
云南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是珍贵民族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等生态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的发掘传播与转化创新,对生态文明治理工作有促进作用。本文探析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的生态文明治理价值,分析发掘要素,提出生态文明治理发掘对策。本文认为,以协同治理、记忆传承、文化自觉和转化创新理念,整合发掘主体,开展资源建设,发掘档案文献,进行引导性和约束性生态文明治理,可推进云南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7.
通过"国潮"视域下的主流话语意涵与表征分析,指出"国潮"主流话语囊括着鲜明的国家空间场域与当代时间实践,体现着正在孕育的一种新形态文化,即由商业消费文化表征、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内隐、当代年轻时尚风潮及主流媒体形塑的新型国家文化潮流。"国潮"视域下主流话语有其独特的动力空间,"国潮"行动主体具有实践的广泛性和多元的参与性的特征。"国潮"语态体现"国潮"认知和实践者共同的主动行为和态度指向,应积极争取最广泛的"国潮"行动主体,以"流行"为载体,打造"亲民态"和"年轻态"的传播语态;采撷民间网络场域的创新元素,发挥主流话语整合功能,促进"国潮"转型升级;重视"潮际"互动效应,建构人类新文明的文化交流语态。  相似文献   
58.
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建立在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基础之上的。但在道路选择时,鉴于民族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特殊的原生态文化保护区的地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的“高速度”的跨越模式,走生态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59.
留美诗人闻一多在未取得学位的情况下提前归国,学界对此一直倾向于用爱国主义情感的驱动来加以阐释。本文更侧重诗人的个人世界,从他对文学的执着、对文化冲突的不适以及情感归依三方面入手,探析其归国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0.
仰韶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仰韶文化类型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特别是关于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相对年代和性质的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几经曲折反复。笔者拟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