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14332篇
科学研究   986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1029篇
综合类   1264篇
文化理论   111篇
信息传播   7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442篇
  2012年   1715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291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1235篇
  2007年   1445篇
  2006年   1289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丽  沙莎 《编辑学报》2022,(5):488-49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强。本文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从3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期刊的价值作用和时代使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递科学理念;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健康中国。提出了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中医药期刊的发展路径: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引领世界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建设;以特色优势为抓手,推动中医药文化理念有效传播;以人才培养为保障,强基固本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评价体系为突破口,推动中医药期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2.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困境和高质量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因素,有必要因地制宜开展以文旅融合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发展。文章以浙江德清县村镇图书室改革实践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德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改革实践及其运营模式。文章提出以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旅游目的地的三大类型和"环境-文化-教育-组合"的四维吸引力框架,依托上述框架分析德清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模式。研究表明:将县域总分馆制改革融入文旅融合大环境有利于盘活乡村农家书屋、镇图书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3.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4.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文章围绕朱永新的“阅读三问”,即“阅读为什么重要”“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以及“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剖析了朱永新“新阅读观”的人文内涵;并就《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一书涉及的全民阅读理念基础和阅读话题,探讨了名著阅读的深度与国民素质的文化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以全民阅读的深化提升国民素质水准、以中外名著的深阅读建构文化自信、以共读—分享方式提升学习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55.
从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成立探析科技期刊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艳丽  孙际元 《编辑学报》2008,20(6):510-512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论述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合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成立探析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做法.  相似文献   
56.
文化共享工程版权使用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集版权作品的传播者、使用者和创作者于一体,本文通过比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版权补偿金制度、交叉许可模式、授权要约模式、集体管理制度等几种版权使用方式对共享工程的适用性,为适应海量授权,认为文化共享共程应该要坚持多种模式并举.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扬州市图书馆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图书馆,开展历史文化特色讲座的意义、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民族地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林 《图书馆论坛》2008,28(1):144-147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快速消失的严峻形势,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责无旁贷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59.
论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宗旨,以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图书馆公共服务范畴吸纳“社会工作”职能和手段的重要意义,图书馆加强“文化形象”建设是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创办“文化活动”是开发公共信息空间新功能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是增长社会效益的重要领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功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60.
如何对一个社会或地区甚至是某个图书馆在保障读者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方面进行评价?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读者的这种权利得到了改善?在定义读者群体的差别性的基础上,遵循J.罗尔斯(1988)的思路,指出平等权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最小受惠者”时图书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