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5086篇
科学研究   24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53篇
综合类   67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即以图书馆职业为从业的价值标准,在理解图书馆职业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崇尚科学的精神来理解图书馆职业的责任意识,用职业道德规范来实践图书馆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2.
权利与道德--关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阐释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文章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的剖析,概括了公共图书馆的历史精神——公共、公开、公享;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的分析,认为应该从4个方面去理解民众的图书馆权利,即: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社会价值、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并总结了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53.
口述史学与以文字书写的传统史学在技术路线上固然有所不同,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历史细节的发掘与描写。历史事件都是由细节构成的,没有细节,就没有可信的历史。文章认为,学者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记录者、传承者,对学者进行口述史采访,尤其应当注重细节发掘。《史记》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学巨著,与司马迁特别注重历史细节的记录与描写有关。通过学者口述史采访,我们一方面可以记录历史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还原历史真相,补充第一手珍贵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还能感受到他们的道德情怀与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还结合中国记忆项目实践,介绍了对冯其庸、顾方舟、黄能馥、黄明信等学者进行口述史采访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54.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期刊出版必然趋势,媒体融合时代我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和国际竞争关键取决于编辑的素养。系统阐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具有的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业务素养、全媒体素养以及人文、信息素养等,努力做不忘初心的学者、精益求精的工匠、与时俱进的潮人以及博学多才的杂家,确保由媒体融合平台推送科技成果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和实用性;科技期刊编辑应树立终生学习实践的信念,并通过积极交流、融入科研、善于总结等提升素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有效地传播以及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5.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6.
ABSTRACT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shifted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Boltanski and Chiapello place it sometime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960s and 1990s [2005, The New Spirit of Capitalism, Verso, London], for Bell it had happened by the mid-1970s and its contradictions were already apparent [1998,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Basic Books, New York]. David Harvey is more specific and cites 1979 as the dawn of the new era [2005, The New Spirit of Capitalism, Verso, London]. This paper seeks to build on this scholarship of the changing spirit of capitalism and read i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roic figure of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apitalist hero. Its aim is to situate the figure of the capitalist hero in the post-crash era and ultimately to understand the seductive power of the new capitalism that enables it to thrive. My thesis is that the seductive power of the new capitalism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oscillation between revulsion and awe, we are both morally repulsed by the venality of capitalism yet also captivated by it. Revulsion and awe are at the core of the libidinality of the new capitalism and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heroic object of the capitalist imagination.  相似文献   
57.
孙中山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问题的阐释集中反映在其核心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中民族和民权两大主义的相关论述。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理和民族的独立自强,孙中山主张恢复民族精神。为此,他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提炼和阐释,通过古今中外纵横比较,肯定和赞扬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文明成就,应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成为实现民族主义或民权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具体办法,从而将其转化为为现实革命服务的救国理论。孙中山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根本取向,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开放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58.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By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 trajectories that the “Bandung spirit” has taken since its inception in the mid-1950s, including various popular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not only been influenced by the Bandung conference but have taken the original ideas and actions into more progressive directions, it is argu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 inclusion of the popular element is not on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 “Bandung spirit” but is also a necessary part of our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of Bandung as a political project.  相似文献   
6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一词的起源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下武术概念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利用逻辑学原理对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进而对武术概念内涵的四种属性进行阐述,采用“属加种差法”确定武术的“邻近属概念”和“种差”.运用“性质种差法”确定武术的特有属性,并以此为划分依据,运用“二分法”对武术概念的外延进行划分.以期为武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