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10929篇
科学研究   70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40篇
综合类   65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728篇
  2012年   1027篇
  2011年   950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1102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当代欧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目前正处于理论建设的开放性阶段,本文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该批评理论在伦理与美学方面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适应国家统一的客观形势,兼儒墨名法,融九流百家,以阴阳五行配置、对应自然气候物候与社会人事政事之一切自然变化和社会活动,为王朝帝国规划整合出一种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的模式和框架。其学术体系功能具有为王者规范天下和限制君主专制权力的两面性,这种思想体系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实质性的内容包括:1.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2.实践功能的科学阐释;3.实践形式的科学划分。三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是核心,第三点是深化。  相似文献   
44.
孔子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整个思想理论定库中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和谐,遵循“仁爱”的原则;安顾治国,“为政以德”,坚持德教为先的原则;“有教无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进行道德修养,坚持螳,思,行统一的原则。搞清,学懂,借鉴并坚持实践这些原则,对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王燕  白翠青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128-129,145
目前我们一些从事学生品德教育的人员大多局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阶段。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就高职学生必备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阐明若干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使品德培养工作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据、有理。  相似文献   
46.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47.
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教育质量状况决定了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文章拟从提升文化素养、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意识三个方面,阐述历史文化课与中职素质教育内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4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49.
市民社会和市民人性是不断发展的。它经过了古希腊罗马的道德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人时代,现在正走向整合二的新阶段。与人相应,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将道德人和经济人分别安排在民商事组织层面和民商事行为层面,从而维护市民人性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50.
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采诗制度以及q-国诗歌重抒情、言简意赅的特点影响了长篇史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