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1956篇
科学研究   3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中的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颖 《晋图学刊》2006,(1):14-17
本文详细阐述了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及后控制词表的工作原理、编制方式、使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柏林 《情报学报》2004,23(4):463-468
本文从信息构建出发 ,进而引申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推理 ,最终提出了知识基础工程。在设计并实现自然语言的语法开发平台时 ,产生了构建知识库的设想。利用语法开发平台 ,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进行开发 ,加上一个好的算法 ,就可以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对分析过的句子进行内容提取 ,并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逻辑形式进行格式化 ,得到以面向对象为特征的常识知识库和以逻辑命题为特征的专家知识库 ,这应该是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的最高层次 ,也是知识工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关于自然语言检索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琪玉 《图书馆论坛》2004,24(6):211-213,145
自然语言检索当前仅在关键词检索的层次上已经实现,重点分析了全文检索所适应和不适应的检索要求及其评价,用分析说明了当前关于自然语言检索的主流观点的不切实际,指出自然语言检索的发展方向是与情报检索语言结合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The last step of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cess is to display the found documents to the user. However, some difficulties might occur at that point. English texts are usually written in the ASCII standard. Unlike the English language, many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 sets, and do not have one standard. This plurality of standards causes problems, especially in a web environment, where one may download a document with an unknown standard. This paper suggests a purely automatic way of finding the standard which was used by the document writer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letters distribution in the language. We developed a vector-space-based method that creates frequencies vectors for each letter of the language and then matches a new document's vectors to the pre-computed templates.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on various types of corpora in Hebrew, Russian and English,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stated problem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与自为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自在的文化与日常教学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日常教学生活这种自在的文化表征通过教师思想意识上的保守性、日常教学活动的重复性以及教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经验性而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变革日常教学生活的文化根基,在自在文化与自为文化之间保持张力,构建教师学习协同体,促进教师的教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基于用户自然标注的TF-IDF辅助标引算法。[方法/过程] 首先以核心期刊论文中作者标注的关键词和分类号为源数据,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使用TF-IDF算法构建用户标注词表、形成标引知识库,然后通过IK Analyzer分词软件对待标引的科技项目数据进行切词和停用词处理,进而使用TF-IDF算法和位置加权算法提取科技项目数据的特征词,最终实现对科技项目数据进行关键词和分类的同步标引。[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机标关键词与人标关键词的相似比在60%以上的科技项目数据占总数的68.1%,机标分类号与人标分类号前三位一致的占总数的83.9%,结果表明基于用户自然标注数据并采用TF-IDF算法在关键词和分类标引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足球的排他性和其他体育项目大体一致,但足球还提倡队内的团队精神。均衡性原则将充满对立性的两支球队放置于同一个平台,使得足球得以再现双雄争斗的母题,并演示出带有团体决斗意义的场景,这便决定了足球的戏剧性。足球绝非仅仅反映了人类之恶,其仪式化的元素化解掉了竞技过程中过度险恶的趋向。足球还是一种自然教育行为,体现出人类原始动作示范的价值,带有自然表演的元素。在史前教育的立场考量,更可发现足球的超竞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跨学科的视野阐释和分析中华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纵向梳理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华龙舟文化的起源、演变及传承等整个发展过程均是生态适应的结果。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讨论了中华龙舟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态适应问题。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区域性的演成,并赋予其地域性特征;社会生态促使中华龙舟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而文化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与他文化的横向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认为,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不断变化,当前及今后的中华龙舟文化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调适来适应所处生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中华龙舟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休闲经济的兴起,运动休闲理念和诸多休闲运动项目也被传播到中国,徒步运动以其健身性、自然性和冒险性的特点,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今年来已在中国大地慢慢流行开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步道拥有量少得可怜,急需建设大量步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徒步爱好者的需求,同时,步道规划、建设、管理成为运动休闲管理的新课题。西方国家的步道管理已有逾百年的经验,其核心要点就是,步道依自然条件而建,尽量突出其自然、野外的特点,尽量减少人工土木的痕迹;在管理上应突出健康性、公益性、环保性的特点;要重视步道建设、管理对运动休闲产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laying surface (Natural [NT] and Artificial [AT] Turf) on the fatigue response to a soccer-specific exercise protocol (SSEP). Eighteen male soccer players completed the SSEP on NT and AT with pre-, post-, and 48 h post-assessments of eccentric knee flexor (eccKF) and concentric knee extensor peak torque (PT), peak countermovement (CMJ) and squat jump (SJ) height, and Nordic hamstring break angle. No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for surface or any surface and time interactions were observed for any of the outcome measures, except for eccKF PT recorded at 3.14 rad·s-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48 h post-trial in the AT condition (AT = 146.3 ± 20.4 Nm; NT = 158.8 ± 24.7 Nm). Main effects for time were observed between pre- and post-trial measures for eccKF PT at all angular velocities, Nordic break angle, CMJ and SJ height. Nordic break angle, and both CMJ and SJ h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impaired 48 h post-trial when compared to pre-trial. The findings of the current study suggest surface dependent changes in eccKF PT which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recovery and subsequent performance after competition on 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