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72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4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合同形式即合同意思表示的载体,合同法适应市场经济便捷和安全的需要,在合同形式方面做出了许多新规定,但由于对法定形式的性质和法律效力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引起民法理论界诸多不同理解,如有效要件说,执行证据说,成立要件说等等。本文从对两大法系合同法定形式的效力的对比分析中,说明我国立法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本首先检讨了我国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公示、公信效力存在的制度缺陷,接着对不动产公示、公信力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特别分析了废除产权证书发放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以全新开放的计算机资讯服务代替产权证书的发放。  相似文献   
33.
违约自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本质上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其意志调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协议。当事人有是否缔约的自由,和谁缔约及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与解除合同的自由。但违约是否自由则从未明确地说明。而人们往往根据违约责任的存在而否定违约行为的自由。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违约行为往往就是缔约一方的自由选择的结果。文中从以下方面来说明违约的自由:违约行为的现实合理存在;合同法未对违约行为进行限制;对违约行为的适当规制并不是对违约行为的禁止。  相似文献   
34.
关于双方代理合同的效力,有的学者认为是无效的,有的学者认为是效力待定的,而文章则认为双方代理合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5.
保险事故发生时,为保证被保险人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赔偿,各保险人公平分担保险责任,防止被保险人利用重复投保谋取不当利益,我国在吸收各国保险法对重复保险有益规定的基础上,逐步对重复保险概念界定、构成要件、通知义务、法律效力进行完善,但新《保险法》关于重复保险之规定仍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36.
赞赏的效力     
将光宇 《成才之路》2011,(2):97-I0014
有一天,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到一家邮局去寄包裹。因为邮寄东西的人比较多,邮局的工作人员有些忙不过来,有些不耐烦。透过厚厚的玻璃,彼得看到柜台里有位小伙子,一脸无精打采的样子。彼得突然心生一念,应该使这位小伙子高兴起来。他提醒自己:"要使他对顾客产生好感,  相似文献   
37.
新时代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需要硬法也需要构建完善的软法体系加以保障,这是现代体育治理的客观要求。通过探讨软法对单项体育协会自治发展的作用,梳理单项体育协会脱钩实体化后运用软法保障其权责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提出,脱钩与实体化后的单项体育协会,需要通过制定软法完善和补充硬法鞭长莫及的问题,发挥软法在单项体育协会治理中柔性、灵活性及协商性约束的优势,使其成为平衡、协调、规制各主体利益的“内部法律”,促使软法与硬法相衔接,确保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38.
39.
40.
近年来,网络直播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关注各类主播,并通过网络直播打赏表达对主播的喜爱。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许多未成年人也成为网络直播打赏的成员。而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缺乏认知力和自控力的未成年人容易冲动消费,做出巨额打赏行为,进而引发网络直播平台、主播与家长之间的纠纷。对网络直播三方主体间法律关系的理解是解决纠纷、寻求救济的前提。故本文将从网络直播平台、打赏人和主播三方间的法律关系出发,重点分析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以及打赏行为产生的合同效力,并据此寻求救济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