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57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21):48-48
今年高考期间,100万名考生弃考成为热议的话题。最近,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多地的优秀生源放弃内地高校选择留学,再度引起大家关注。一种普遍的说法是,这是内地考生以脚投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是对内地高校投下否定票,那么,如何应对考生的选择,则成为内地高校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近日,清华大学拒绝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加分,闹得沸沸扬扬。从表面上看,这是大学对运动员加分造假的不满,而从深层次意义上分析,则可以视为内地高校的自我救赎行为。就拿高考录取制度来说,对于高考高分,舆论早就质疑这并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与素质,可是,我国所有内地高校都必须以此作为唯一的标准来选拔和录取学生。而高考加分,早就被造假丑闻包围,但所有高校都得认可这一加分。  相似文献   
102.
徐静 《文教资料》2013,(19):8-10,17
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和华兹华斯两人不同的诗的起源说(即模仿说与表现说),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即柏拉图更注重神性在诗中的反映即诗的救赎性,华兹华斯更在意诗中表现的人性因素和他所归属的自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以来审美派对诗审美性的强调。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及人类早期社会与资本主义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现状的历时比较研究,还原巫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场域,从而为巫术正名,解除西方科学理性的文化霸权下对巫术的"他者"化定义,并进一步发现巫术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迷信的成分,但在深层本质上,它是民间狂欢化的自我救赎,是他们被压抑的自由生命意志的穷尽式探索与爆发。  相似文献   
104.
儿童文学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儿童心理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在儿童文学的众多主题中,儿童情感发展主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抽出儿童孤独这一情感体验,来展开本篇文章的阐述。就孤独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陈述,通过分析原因得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儿童内在心灵的创伤,儿童无形的反抗和逆反,儿童冷漠的态度和不良性格发展,以及利用“极端行为”博取关注等。从内外两个角度提出儿童应对孤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5.
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小说《生死朗读》,该小说由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改编为电影,并赋予其全新的想象.相比于小说文本的含蓄内敛,影像的表达则更为直观、深刻.本文透过爱情与背叛、真实与掩饰、角色与身份、朗读与救赎的多维命题去读解影像中映射的人性密码.  相似文献   
106.
任辉 《华章》2008,(17)
根据社会伦理的存在形态,道德可以分为世俗伦理、宗教伦理和理性伦理三种,各有不同的存在特征,分别对应一定的社会生活结构和人类群体;这三种伦理之间泾渭分明,几乎难以逾越或者融合.这在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救赎"是基督教所独有的宗教伦理观念,欧美文学对此多有表达.但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学主题就显得孤独和单薄,迟子建的<夜行船>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7.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代表作家,林白一直在创作中寻求更新和超越,人们也普遍认同她在新世纪创作上的巨变,但对其蜕变所具价值却争论不休。如果从林白自身和她的创作实际以及当下文学生态考察,它不管对林白还是当代文学,意义都是重大的、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8.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悲剧艺术起源于酒神节庆典的酒神音乐,悲剧是酒神兼梦神型的艺术,悲剧的价值在于以艺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使生命的痛苦由审美转化为欢乐,生命最终通过艺术而获得拯救。从尼采的悲剧价值论中,我们又能得出对当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新片推荐     
《我不在场》导演:托德·海因斯演员:李察·基尔凯特·布兰切特希思·莱吉尔朱丽安·摩尔克里斯蒂安·贝尔夏洛特·甘斯布  相似文献   
110.
"罪恶"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一生都在关注和思考的主题.<红字>中海丝特·白兰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和助人为乐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使红字A最终失去了原本耻辱的含义,变成了德行的标志.通过艰难的自我赎罪,这个堕落的天使已完全从罪恶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思想和灵魂的重生.可见人是可以被拯救的.而这种将人从罪恶之中解脱出来的救赎之路不是通过对上帝的忏悔来铺就的,而是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德行的自我完善和灵魂的净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