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8545篇
科学研究   966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328篇
综合类   501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2389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96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1009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1223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艳 《新闻世界》2004,(4):40-4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也不过十余年的时间。然而,自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热播之后,谈话节目开始走俏全国。到目前为止.谈话节目全国已达100多个,成为各地方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92.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控制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图文书尤其如此,它对形式和材料的要求更高.阅读本来应该是一个获得快感的过程.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或者获取知识的滋养,有时候只是附带而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
经济报道大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阐释,一类是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业的动态现象和深度观察,还有一类就是以报道企业和个人为主的微观经济新闻。当然,这三类经济新闻并不是彼此孤立,也很难做出清晰的界定,它们之间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微观经济报道中经常渗透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需要微观经济现象的佐证。很长时间以来,这三类经济现象的报  相似文献   
95.
一早在1980年代初期,美国媒介与社会学者IthieldeSolaPool就极具预见性地指出: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将出现整合的趋势。①在新媒介技术、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媒介政策变化和受众的信息与娱乐需求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今天,以世界范围内的媒介  相似文献   
96.
吴锋 《新闻采编》2004,(2):35-36
所谓“首例新闻”,是经记者的独特视角所发现并报道的反映某一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趋势、新规律的新闻。从哲学上讲,首例新闻是反映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经渐变而突变,进而引起事物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新闻。由于它是首次被发现和报道,故能引起广泛关注和传播,甚至能  相似文献   
97.
重大主题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型武器,是其权威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地市党报中一些重大主题经济报道仍旧没有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乏味的陈旧模式,有的作品与工作总结无异,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干巴的数字和概念,令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卒读,生动鲜活、富有说服力、影响力的作品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98.
郭燕 《新闻前哨》2004,(9):17-18
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吐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
我看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青年记者》2004,(5):49-49
民生新闻,由于内容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的多是老百姓平常日子里的身边事,所以观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容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对这一社会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下面我想从几方面谈一谈我对民生新闻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0.
人精神是当前学术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各个学科都十分关注它。人们今天如此推崇人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两大洪流猛烈冲击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