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66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教育   58944篇
科学研究   11246篇
各国文化   165篇
体育   2220篇
综合类   1891篇
文化理论   467篇
信息传播   6814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168篇
  2022年   626篇
  2021年   1134篇
  2020年   1222篇
  2019年   1288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947篇
  2016年   1262篇
  2015年   2148篇
  2014年   5820篇
  2013年   5008篇
  2012年   6020篇
  2011年   7260篇
  2010年   6226篇
  2009年   6498篇
  2008年   7308篇
  2007年   5636篇
  2006年   4218篇
  2005年   4023篇
  2004年   3100篇
  2003年   2331篇
  2002年   1826篇
  2001年   1645篇
  2000年   1435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们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朵奇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手段,是具有不同规律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融合的。经过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又逐渐走向融合。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李政道博士一直有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02.
范荣 《中学生阅读》2004,(12):54-55
书面表达作为高考英语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很能够检测学生对英语的日积月累、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构思,打稿,下笔,在半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之内成就一篇一百字左右的文章。流畅是永远的追求,亮点是对文章的最好点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卷老师阅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寻找亮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3.
科学的学术评价,是与具有欺骗性、虚假性的学术评价相对立的,是能够代表最大多数学者意见的评价,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评价,因此,科学的学术评价规则必须是有时间与空间形成的双重制约。  相似文献   
104.
数学认识论的进步日益显示出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建构的本质。现代性视域下的主体性观念有其自身的缺陷。数学知识观的演变赋予认识论许多新的意义。数学用无可辩驳的真理对人的终极性主体地位给予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05.
本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人的科学素质的形成.物理学自身特点及其在科学素质形成中的作用,并对物理学教育现状与改革做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中考命题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观念、考试策略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共同点,体现出一种变化发展的共同趋势,映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我们掌握了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后,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108.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而学习方式的突破关键一项就是教师应大力推进探究性教学,它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革过去"传道"为"导航"、"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09.
110.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