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教育   2795篇
科学研究   429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178篇
综合类   16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For at least two decades, politicians, academic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have advocated cooperation across sectors, administrative layers and other institutionalised boundaries to achieve objectives of what are called ‘learning regions’ and the ‘lifelong learning perspective’. Boundaries between geographical, institutional and sectors are becoming more porous. Regions and cities may be seen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AS), and hence do not necessarily follow the logic of formal institutions. While formal institutions have innate interests in regulating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ir members, networks develop according to evolutionary or selectionist dynamics, in that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can be seen as analogous to natural (Darwinian) selection. Networks may be seen as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 systems. Research on networks has been relatively extensive in the last 20 to 30 years in mathematic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biology. There is an emerging science of networks that studi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ystems. There is also substantial research on the features in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r interdependencies within the system that contribute to explain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at system. In this perspective, we may view a learning region as a web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952.
2006~2007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赛(哈尔滨站)综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顾扬  杨帆 《冰雪运动》2007,29(2):19-21,25
对2006~2007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赛(哈尔滨站)赛况进行概括和分析,认为中国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虽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也正面临强大的冲击。对我国运动员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迅速提高中国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为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商业化运作更具有市场,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五年来商业化运作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商业化运作缺乏长期规划,赞助商的权益、回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未能发挥厦门的地理优势和著名侨乡优势,缺乏对“亲情”马拉松市场与捐赠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954.
文化概念的含混不清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理性省思,以利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科学有效地展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在返本与开新的张力中,文章通过三种视野来切近文化概念的内核,既为把握文化概念的本质内涵提供审理的视野融合,又为形成文化概念的一般定义提供操作方法,借此达到对文化本质的形上透视。  相似文献   
955.
从翻译学学科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梳理翻译史研究的相关文献,肯定了中国译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的研究面临着资讯匮乏、视角单一、中西比较不足等问题。如何使中西翻译传统理论彼此相得益彰,仍是今后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6.
信息伦理学:从西方到中国及其全球性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献中,信息伦理学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类似于西方规范的信息伦理学模式。这种模式似乎是各种有关信息问题应用伦理学的“集装箱”。我们应当建立一种一般的规范的信息伦理学。在今天,不仅要有各自适应本国国情的信息伦理学,而且应当实现信息伦理学在全球信息通道中的整合。  相似文献   
957.
《信息政策》一书的作者从新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政策进行研究,使信息政策研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论文就该书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从四个方面给予了评价,并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58.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中有关检索点与规范标目的论述是我们选取和确立团体名称检索点的基本依据。文章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角度,对《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目法、《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及其第二版中有关选取团体名称检索点以及确立规范标目的规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中文团体名称检索点的规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59.
本交通过对目前国际乒乓球比赛接受报名工作的研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规律,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参赛选手名单的规范化方案及多字段名单,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60.
论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界定“以人为本”同时作为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的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并阐述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